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城市的发展趋势 | 第10页 |
·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性 | 第10页 |
·道路绿化问题的出现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的提出及必要性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发展史 | 第11-12页 |
·国外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发展史 | 第12-13页 |
·关于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我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18页 |
·缺乏生态学的理论指导,生态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 第14-15页 |
·道路绿化景观呈现趋同现象,其地方性及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 第15-16页 |
·缺乏人本意识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结构框架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22-35页 |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相关概念 | 第22-25页 |
·城市道路 | 第22页 |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 第22-25页 |
·影响道路绿化景观的相关因素 | 第25-26页 |
·道路自身因素 | 第25-26页 |
·人文因素 | 第26页 |
·道路绿化景观的功能与地位 | 第26-30页 |
·道路绿化的功能 | 第26-29页 |
·道路绿化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地位 | 第29-30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0-34页 |
·生态主义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美学原理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第31-33页 |
·道路景观的"个性"原理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历史文化在道路绿化中的营造 | 第35-43页 |
·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 第35-38页 |
·历史文化对于城市的重要性 | 第35-37页 |
·历史文化对于城市道路绿化的重要性 | 第37-38页 |
·道路绿化景观中历史文化的营造方式与具体手法 | 第38-42页 |
·营造方式 | 第38-40页 |
·具体手法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原则与配置 | 第43-62页 |
·植物的内涵 | 第43-50页 |
·植物的视觉 | 第43页 |
·植物的美学 | 第43-48页 |
·植物的文化 | 第48-49页 |
·道路绿化设计选择植物的依据 | 第49-50页 |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原则 | 第50-55页 |
·功能原则 | 第50-51页 |
·生态原则 | 第51-52页 |
·以人为本原则 | 第52页 |
·艺术性原则 | 第52-53页 |
·协调原则 | 第53-54页 |
·整体性与连续性原则 | 第54-55页 |
·传承与创新历史文脉原则 | 第55页 |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 | 第55-58页 |
·自然式配置 | 第55-57页 |
·规则式配置 | 第57-58页 |
·道路绿化各要素的设计 | 第58-61页 |
·行道树绿带设计研究 | 第58-60页 |
·分车绿化带设计研究 | 第60-61页 |
·路侧绿化带设计研究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实践分析——兴平市咸兴大道绿化景观设计 | 第62-75页 |
·项目概况分析 | 第62-67页 |
·基地区位 | 第62-63页 |
·基地现状与认知 | 第63-64页 |
·兴平市概况分析 | 第64-66页 |
·兴平市道路绿化格局 | 第66-67页 |
·规划方案概述 | 第67-70页 |
·规划理念与目标 | 第67页 |
·方案构思与特色 | 第67-68页 |
·方案规划结构:一轴、五片区、三板块、四节点 | 第68-70页 |
·理论在方案中的应用 | 第70-74页 |
·历史文化在方案中的体现 | 第70-72页 |
·自然式与规则式配置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图表清单 | 第80-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