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结构实证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 第9-10页 |
·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处的地位与角色 | 第10-12页 |
·文献综述与评价 | 第12-20页 |
·传统的贸易结构优化理论 | 第12-16页 |
·国外学者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的理论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国内学者对贸易结构及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2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总体现状及其趋势预测 | 第21-30页 |
·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总体现状分析 | 第21-28页 |
·双边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特征 | 第21-23页 |
·双边贸易在广西对贸易中的地位及其变化 | 第23-24页 |
·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分析 | 第24-26页 |
·双边贸易的市场结构分析 | 第26-27页 |
·双边贸易的方式结构分析 | 第27-28页 |
·双边贸易的主体结构分析 | 第28页 |
·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趋势预测 | 第28-30页 |
·指数平滑理论及其预测方法 | 第28-29页 |
·双边贸易发展趋势的预测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30-47页 |
·广西对东盟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变化 | 第30-37页 |
·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 第30-33页 |
·出口贸易市场结构分析 | 第33-34页 |
·出口贸易方式结构分析 | 第34-36页 |
·出口贸易主体结构分析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页 |
·广西对东盟进口贸易结构及变化趋势分析 | 第37-45页 |
·进口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 第37-40页 |
·进口贸易市场结构分析 | 第40-41页 |
·进口贸易方式结构分析 | 第41-44页 |
·进口贸易主体结构分析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结构所存在的问题 | 第45-47页 |
·双边贸易商品结构低级化 | 第45页 |
·双边贸易市场结构单一化 | 第45-46页 |
·双边贸易方式结构低层化 | 第46页 |
·双边贸易主体结构低效化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结构调整面临的新形势 | 第47-55页 |
·国际贸易发展的政策与环境变化 | 第47-48页 |
·贸易自由化有了新的进展 | 第47页 |
·贸易保护主义有了新的发展 | 第47-48页 |
·国际分工体系的发展与影响 | 第48-50页 |
·国际分工体系不断发展变化 | 第48-49页 |
·新国际分工体系的特征 | 第49页 |
·国际分工体系中心的转变 | 第49-50页 |
·国际分工体系的发展趋势与影响 | 第50页 |
·国际贸易结构发展的趋势与变化 | 第50-52页 |
·商品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 第50页 |
·市场结构区域化趋势不断增强 | 第50-51页 |
·国际贸易经营主体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 第51-52页 |
·周边国家和地区给广西带来的压力与竞争 | 第52-53页 |
·“瓶颈”制约及区位优势受到挑战 | 第52页 |
·吸引国际国内投资面临的竞争 | 第52-53页 |
·边境贸易面临严峻挑战 | 第53页 |
·接受国际国内产业转移面临的挑战 | 第53页 |
·中国—东盟博览会给广西带来的机遇 | 第53-55页 |
·提高广西贸易区位优势和枢纽地位 | 第53-54页 |
·进一步加强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伙伴关系 | 第54页 |
·广西对东盟的贸易额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结构调整战略及对策 | 第55-58页 |
·双边贸易结构调整的理论原则与目标 | 第55页 |
·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调整的原则 | 第55页 |
·贸易结构调整的目标 | 第55页 |
·商品结构的调整与措施 | 第55-56页 |
·市场结构的调整与措施 | 第56-57页 |
·贸易方式的调整与措施 | 第57页 |
·经营主体的调整与措施 | 第57-58页 |
结束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