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膨润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3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膨润土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 第13-26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膨润土的主要成份及基本结构 | 第13页 |
·膨润土提纯方法的研究 | 第13-14页 |
·膨润土钠化改性的研究 | 第14页 |
·膨润土有机化改性的研究 | 第14-15页 |
·膨润土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15页 |
·实验内容 | 第15-20页 |
·药品及仪器 | 第15-17页 |
·膨润土的提纯 | 第17页 |
·膨润土的钠化 | 第17页 |
·膨润土的有机化改性 | 第17页 |
·阳离子交换容量性能的测定 | 第17-19页 |
·临界体积及溶胀体积的测定 | 第19页 |
·有机物含量的测定 | 第19页 |
·载体结构表征 | 第19-2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0-25页 |
·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测定 | 第20页 |
·溶胀体积与烧失率的测定 | 第20-21页 |
·各种膨润土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1-22页 |
·各种膨润土的XRD分析 | 第22-23页 |
·各种土的DSC分析 | 第23-24页 |
·各种土的电镜分析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TIO_2/膨润土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6-46页 |
·引言 | 第26-31页 |
·负载型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纳米反应器技术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TiO_2/膨润土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30-31页 |
·实验内容 | 第31-34页 |
·药品及仪器 | 第31-32页 |
·吸附量的确定 | 第32页 |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2-33页 |
·乙醇浓度的确定 | 第33页 |
·钛含量的测定 | 第33-34页 |
·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5页 |
·乙醇在有机膨润土上吸附量的确定 | 第34-38页 |
·钛酸正四丁酯在有机膨润土上吸附量的确定 | 第38-39页 |
·复合材料的吸收光谱测定 | 第39-40页 |
·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41页 |
·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第41-43页 |
·复合材料的DSC分析 | 第43-44页 |
·复合材料的电镜分析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苯酚光催化降解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6-59页 |
·引言 | 第46-50页 |
·物化法 | 第46-47页 |
·生物化学法 | 第47页 |
·电化学方法 | 第47页 |
·化学法 | 第47-50页 |
·实验内容 | 第50-53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50页 |
·苯酚的光催化降解 | 第50-51页 |
·苯酚浓度的测定 | 第51-53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53-58页 |
·复合材料焙烧温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苯酚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54页 |
·复合材料投加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溶液pH值的影响 | 第55-56页 |
·光照时间的影响 | 第56页 |
·添加H_2O_2的影响 | 第56-57页 |
·复合材料重复使用的影响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59-68页 |
·引言 | 第59-60页 |
·物理化学法 | 第59页 |
·生物处理方法 | 第59-60页 |
·化学法 | 第60页 |
·实验内容 | 第60-63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60-61页 |
·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 | 第61页 |
·亚甲基蓝浓度的测定 | 第61-62页 |
·亚甲基蓝标准曲线 | 第62-63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63-67页 |
·复合材料焙烧温度的影响 | 第63页 |
·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复合材料投加量的影响 | 第64-65页 |
·溶液pH值的影响 | 第65页 |
·光照时间的影响 | 第65-66页 |
·添加H_2O_2的影响 | 第66-67页 |
·复合材料重复使用的影响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8-70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