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1. 前言 | 第7-18页 |
·小单孢菌科(MICROMONOSPORACEAE)的分类地位及研究方法 | 第7-12页 |
·红树林土壤MICROMONOSPORACEAE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从红树林中分离MICROMONOSPORACEAE 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8-32页 |
·材料 | 第18-22页 |
·样品 | 第18-1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PCR 引物 | 第20-21页 |
·分析软件 | 第21页 |
·培养基 | 第21-22页 |
·方法 | 第22-32页 |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 第22页 |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第22-23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23-24页 |
·选择性培养基 | 第24页 |
·稀释涂布及培养 | 第24页 |
·菌种纯化及保藏 | 第24-25页 |
·发酵培养 | 第25页 |
·活性检测 | 第25页 |
·土壤样品总DNA 提取 | 第25-26页 |
·放线菌DNA 提取 | 第26-27页 |
·PCR 反应 | 第27-28页 |
·PCR 产物的纯化 | 第28-29页 |
·DNA 序列测定 | 第29页 |
·核苷酸序列登录号 | 第29页 |
·16S rDNA 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29-30页 |
·细胞壁分析 | 第30-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4页 |
·红树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 | 第32-33页 |
·红树林土壤针对MICROMONOSPORA 的生物勘探结果 | 第33-34页 |
·不同红树林环境土壤样品中小单孢菌的分离 | 第34-35页 |
·活性检测 | 第35-36页 |
·细胞毒活性 | 第35-36页 |
·抗MRSA 活性检测 | 第36页 |
·菌株分组及代表菌株的选取 | 第36-37页 |
·代表菌株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37-42页 |
·代表菌株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38页 |
·16S rDNA 的 PCR 扩增 | 第38页 |
·PCR 产物的回收纯化 | 第38-39页 |
·代表菌株的165 rDNA 序列分析 | 第39-42页 |
·代表菌株的化学分析 | 第42-44页 |
·细胞壁氨基酸分析 | 第42-43页 |
·18 株放线菌的细胞壁糖份分析 | 第43-44页 |
4. 讨论 | 第44-47页 |
·不同地区红树林样品对分离结果的影响 | 第44页 |
·土样预处理方法及培养基对分离结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不同地区红树林分离到放线菌活性比较 | 第45页 |
·16S RDNA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比较 | 第45-46页 |
·关于小单孢菌分离菌株的分组 | 第46-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6.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7. 致谢(ACKNOWLEDGMENTS)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