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生物能及其利用论文

生物质能与煤共燃对污染物排放影响的数值模拟

中文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2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0-12页
第二章 生物质与煤混燃研究综述第12-24页
   ·生物质与煤的样品分析第12-13页
     ·工业分析第12页
     ·元素分析第12-13页
     ·灰成分分析第13页
     ·发热量比较第13页
   ·燃烧性能分析第13-21页
     ·热重分析第13-16页
       ·着火温度第14页
       ·着火性能第14-15页
       ·燃烧特性指数第15-16页
     ·锅炉燃烧效率第16-18页
     ·飞灰生成量第18-19页
     ·结渣积灰与腐蚀情况第19-21页
   ·有关污染物生成第21-24页
     ·CO_2,CH_4 和H_2O 等温室气体的影响第21-22页
       ·温室效应及其气体的简要介绍第21页
       ·CO_2 和 CH_4 的排况第21-22页
       ·水蒸气的排况第22页
     ·SO_2 的排况第22页
     ·NOx 的排况第22-24页
第三章 400t/h 四角切圆锅炉的数值模拟第24-47页
   ·Fluent 软件的简要介绍第24页
   ·数学模型和控制方程第24-36页
     ·气相流动第24-25页
     ·燃料的燃烧第25-28页
       ·惯性颗粒的加热第25-26页
       ·挥发分的析出第26-27页
       ·焦炭的燃烧第27-28页
     ·气相燃烧第28-29页
     ·辐射传热第29-31页
     ·NO_x 的模拟第31-36页
       ·热力型 NO_x 的形成第31-32页
       ·燃料型 NO_x 的形成第32-36页
   ·模拟情况介绍第36-40页
     ·锅炉参数第36-38页
     ·网格划分第38-39页
     ·数值模拟方法第39页
     ·边界条件第39-40页
       ·气相方程边界条件第39-40页
       ·颗粒相方程边界条件第40页
   ·10096燃煤的数值模拟结果第40-47页
     ·速度场分布第40-42页
     ·温度场(单位:K)第42-44页
     ·燃煤时各组分质量浓度分布(O_2, CO_2 和CO)第44-45页
     ·NOx 质量浓度分布第45-47页
第四章 生物质与煤混燃时污染物的计算与模拟结果第47-73页
   ·混燃后SO_2 的浓度计算第47-48页
   ·煤与小麦秸秆混燃的数值模拟第48-56页
     ·温度场(单位:K)第49-50页
     ·飞灰含 C 量第50-51页
     ·CO 质量浓度分布第51-52页
     ·CO_2 质量浓度分布第52-53页
     ·O_2 质量浓度分布第53页
     ·NOx 质量浓度分布第53-55页
     ·H_2O 浓度分布第55-56页
   ·煤与玉米秸秆混燃的数值模拟第56-65页
     ·温度场(单位:K)第56-57页
     ·飞灰含 C 量第57-58页
     ·CO 质量浓度分布第58-59页
     ·CO_2 质量浓度分布第59-60页
     ·O_2 质量浓度分布第60-61页
     ·NO_x 质量浓度分布第61-63页
     ·H_2O 浓度分布第63-65页
   ·煤与木屑混燃的数值模拟第65-73页
     ·温度场(单位:K)第65页
     ·飞灰含 C 量第65-66页
     ·CO 质量浓度分布第66-67页
     ·CO_2 质量浓度分布第67-68页
     ·O_2 质量浓度分布第68-69页
     ·NOx 质量浓度分布第69-71页
     ·H_2O 浓度分布第71-73页
第五章 结论第73-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L-15和PD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