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9页 |
一、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定位面临的挑战 | 第9-17页 |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存在的缺陷与弊端 | 第9-13页 |
1. 功能定位单一,实效性较差 | 第10页 |
2. 目标定位不准确,缺乏应用性 | 第10-12页 |
3. 价值定位过于政治化,缺乏感召力 | 第12-13页 |
4. 观念陈旧,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 第13页 |
(二)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定位面临的挑战 | 第13-17页 |
1. 全球化趋势带来了西方霸权主义的扩张和强势文化的渗透 | 第14-15页 |
2.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滋长蔓延 | 第15页 |
3. 社会转型造成的复杂形势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 | 第15-16页 |
4. 就业环境的日益严峻暴露出当代大学生的生存能力不足 | 第16-17页 |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定位的依据 | 第17-32页 |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定位的理论依据 | 第18-25页 |
1. 坚持马列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定位的指导 | 第18-20页 |
2. 坚持毛泽东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定位的指导 | 第20-21页 |
3. 坚持邓小平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定位的指导 | 第21-23页 |
4.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定位的指导 | 第23-25页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定位的现实依据 | 第25-32页 |
1.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第25-26页 |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26-27页 |
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 第27-29页 |
4.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 第29-31页 |
5. 顺应网络化时代的必然要求 | 第31-32页 |
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定位的具体内容 | 第32-49页 |
(一)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定位 | 第33-38页 |
1. 政治功能定位 | 第33-34页 |
2. 经济功能定位 | 第34-36页 |
3. 文化功能定位 | 第36-37页 |
4. 生态功能定位 | 第37-38页 |
(二)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 | 第38-42页 |
1. 个体性价值定位 | 第39-40页 |
2. 社会性价值定位 | 第40-41页 |
3. 社会性价值定位和个体性价值定位之间的关系 | 第41-42页 |
(三)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 | 第42-45页 |
1. 总体性目标定位 | 第42-44页 |
2. 层次性目标定位 | 第44-45页 |
(四)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定位 | 第45-49页 |
1. 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 第45页 |
2. 确立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新质量观 | 第45-46页 |
3. 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与潜性课程并重的资源观 | 第46-47页 |
4. 确立灌输社会规范与培养能力和个性有机结合的新任务观 | 第47-48页 |
5. 确立全员育人、环境育人和实践育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观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