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原“美”--中原审美文化的现状分析及创新发展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中原文化的现状 | 第10-14页 |
第一节 文化与审美文化 | 第10-11页 |
一、文化 | 第10页 |
二、审美文化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当代中原审美文化的现状 | 第11-14页 |
一、文化的断层 | 第11页 |
二、观念的落后 | 第11-12页 |
三、审美文化的转向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中原文化的传统 | 第14-23页 |
第一节 中原文化的影响 | 第14-16页 |
一、政治性 | 第14-15页 |
二、伦理性 | 第15页 |
三、以农为本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中原文化的美学价值 | 第16-19页 |
一、原始神性美学 | 第16-17页 |
二、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 | 第17-19页 |
第三节 中原文化的消极因素 | 第19-23页 |
一、小农意识 | 第19-21页 |
二、儒家消极思想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中原审美文化的创新发展 | 第23-35页 |
第一节 传统中原审美文化的现代意义 | 第23-29页 |
一、“和合”精神的当代价值 | 第23-26页 |
二、自强不息的现代启示 | 第26-28页 |
三、“兼爱”的时代感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传统审美文化的当代转换 | 第29-35页 |
一、陶瓷艺术的创新 | 第29-31页 |
二、武术发展的新形式 | 第31-32页 |
三、戏曲发展的新媒介 | 第32-35页 |
第四章 构建美好的中原文化 | 第35-39页 |
第一节 提升现实生存的品质 | 第35-38页 |
一、创建以人为本的文化体系 | 第35-36页 |
二、创建人与社会和谐的文化体系 | 第36-37页 |
三、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体系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带来精神的充实和感情的愉悦 | 第38-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