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哲学之维—正当性观念的转变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导论 问题、意义和方法 | 第7-37页 |
一、本文的问题 | 第7-21页 |
二、哲学之维、正当性及其意义 | 第21-32页 |
三、本文的思路与方法 | 第32-37页 |
第一章 正当性概念考辨 | 第37-68页 |
一、正当性及其相关概念 | 第38-56页 |
二、正当性概念:主题、类型、性质 | 第56-60页 |
三、法治正当性成为“问题”的条件 | 第60-68页 |
第二章 正当性问题的由来 | 第68-107页 |
一、传统自然法的基本观念 | 第68-78页 |
二、休谟问题及其意义 | 第78-97页 |
三、休谟问题与法的正当性 | 第97-107页 |
第三章 正当性的理性基础 | 第107-135页 |
一、康德法哲学的理论基础——批判哲学 | 第108-117页 |
二、道德、自由与纯粹理性 | 第117-128页 |
三、康德哲学与正当性观念的转变 | 第128-135页 |
第四章 从正当性到有效性 | 第135-165页 |
一、重心的位移与“分离命题” | 第135-144页 |
二、法的效力、承认规则与社会事实命题 | 第144-152页 |
三、法律实证主义的问题意识 | 第152-165页 |
第五章 正当性与守法义务 | 第165-190页 |
一、守法义务的理论根据及其困境 | 第166-175页 |
二、守法义务理论的复杂化:怀疑论与否定论 | 第175-185页 |
三、正当性观念的弱化与“分离命题Ⅱ” | 第185-190页 |
结语 本文的“逻辑地图”及其解释 | 第190-194页 |
参考文献 | 第194-20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204-205页 |
论文摘要 | 第205-210页 |
ABSTRACT | 第210-216页 |
后记 | 第216-2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