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潮铁矿安全系统综合评判及预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安全评价及其方法的选择 | 第15-20页 |
·安全评价的概述 | 第15-16页 |
·安全评价的定义 | 第15页 |
·安全评价的目的 | 第15-16页 |
·安全评价的意义 | 第16页 |
·安全评价方法 | 第16-19页 |
·定性评价法 | 第17页 |
·半定量评价法 | 第17页 |
·定量评价法 | 第17-19页 |
·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程潮铁矿危险源分析 | 第20-28页 |
·概述 | 第20-21页 |
·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 第20页 |
·矿山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与特性 | 第20-21页 |
·危险、有害因素的辩识和分析方法 | 第21页 |
·对照法 | 第21页 |
·类比法 | 第21页 |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分析 | 第21-26页 |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 第21-26页 |
·事故预防对策 | 第26-27页 |
·事故预防对策要求 | 第26页 |
·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理论 | 第28-33页 |
·概述 | 第28页 |
·综合评价的方法 | 第28页 |
·评价指标及其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F 映射 | 第28页 |
·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理论 | 第28-29页 |
·隶属函数的构造 | 第29页 |
·关于权重的确定 | 第29-31页 |
·指标权重确定 | 第29-31页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五章 模糊综合评判在矿山安全系统中的应用 | 第33-56页 |
·概述 | 第33页 |
·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33-34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33-34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34页 |
·评价指标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原则 | 第34页 |
·单元划分与合成原则 | 第34页 |
·评价指标的可量化原则 | 第34页 |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 第34页 |
·矿山具体划分与评价思路 | 第34-35页 |
·安全等级分数段的划分 | 第35-36页 |
·采掘单元的评价 | 第36-41页 |
·提升运输单元的评价 | 第41-44页 |
·提升运输单元隶属度的确定 | 第41-42页 |
·提升运输单元指标权重确定 | 第42页 |
·提升运输单元隶属度的确定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排水单元的评价 | 第44-45页 |
·排水单元隶属度的确定 | 第44页 |
·排水单元指标权重确定 | 第44页 |
·排水单元隶属度的确定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页 |
·爆破单元的评价 | 第45-47页 |
·爆破单元隶属度的确定 | 第45-46页 |
·爆破单元指标权重确定 | 第46页 |
·爆破单元隶属度的确定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页 |
·供电单元的评价 | 第47-49页 |
·供电单元隶属度的确定 | 第47-48页 |
·供电单元指标权重确定 | 第48页 |
·供电单元隶属度的确定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页 |
·通风单元的评价 | 第49-52页 |
·通风单元隶属度的确定 | 第49页 |
·通风单元指标权重确定 | 第49-51页 |
·通风单元隶属度的确定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页 |
·安全管理单元的评价 | 第52-54页 |
·安全管理单元隶属度的确定 | 第52-53页 |
·安全管理单元指标权重确定 | 第53页 |
·安全管理单元隶属度的确定 | 第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矿山安全评价结论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矿山事故预测及分析 | 第56-63页 |
·概述 | 第56页 |
·时间预测法理论 | 第56-58页 |
·移动平均法的两极端情况 | 第57页 |
·移动平均法公式 | 第57页 |
·移动平均法局限性 | 第57-58页 |
·时间预测法的计算 | 第58-59页 |
·事故预测结论 | 第59页 |
·灰色理论 | 第59-62页 |
·事故的灰色特征 | 第60页 |
·事故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60页 |
·灰色关联分析法 | 第60-61页 |
·实例计算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详细摘要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