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论文

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引言第9-12页
第一章 我国循环经济思想的认识历程第12-16页
 一、循环经济的提出及发展第12-13页
 二、高速发展的"生态代价"要求我国引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13-14页
 三、中国循环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14-16页
第二章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相关理论第16-38页
 一、循环经济及其相关理论第16-27页
  (一) 循环经济的内涵第16页
  (二) 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和保障第16-27页
 二、和谐社会及其相关理论第27-38页
  (一) 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论第27-29页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发展第29-31页
  (三)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第31-33页
  (四) 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重要原则第33-35页
  (五)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第35页
  (六) 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需要经济学重建第35-38页
第三章 循环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第38-55页
 一、循环经济思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贡献第38-45页
  (一) 循环经济理论是对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补充第38-39页
  (二) 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必然选择第39-45页
 二、循环经济思想对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贡献第45-50页
  (一) 循环经济从精神层面上丰富着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第45-47页
  (二) 循环经济对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第47-48页
  (三) 循环经济理念引导人们步入和谐生活第48-50页
 三、循环经济理论在我国的实践总结第50-55页
  (一)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突破的瓶颈第51-52页
  (二) 循环经济的实现方式第52-53页
  (三) 保障循环经济健康运行的系统措施第53-55页
第四章 关于吉林省发展循环经济问题的思考第55-67页
 一、吉林等老工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第55-56页
 二、吉林省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较好的传统第56-58页
  (一) 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第56-58页
  (二) 发展循环经济具备了较好科研条件第58页
 三、吉林省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及实施建议第58-61页
 四、吉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第61-63页
 五、建立吉林省循环经济宣传体系第63-65页
  (一) 完善吉林省循环经济宣传教育网络第63页
  (二) 地制宜选择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方式第63-64页
  (三) 建立若干的循环经济宣传教育试点区和模范区第64页
  (四) 深入到教育一线,普及循环经济理念第64-65页
  (五) 政府行为的推动作用第65页
 六、吉林省循环经济城市的整体框架第65-67页
结论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秦沈客运专线跨区间无缝线路铺设综合技术研究
下一篇:胃泰灵胶囊抗胃溃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