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37页 |
·政府投资项目制度的背景考察 | 第12-23页 |
·政府投资的社会转型背景 | 第12页 |
·政府投资及投资体制简要回顾 | 第12-15页 |
·国外的政府投资模式的参照背景 | 第15-23页 |
·问题引出与研究目标 | 第23-33页 |
·研究对象—政府投资与政府投资项目制度(建设运行制度BOI) | 第23-26页 |
·现实考察引出的问题 | 第26-28页 |
·理论回顾引出的问题 | 第28-32页 |
·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 第32-33页 |
·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 第33-37页 |
·思路安排 | 第33-35页 |
·内容安排 | 第35-37页 |
2 政府投资项目制度研究的理论准备 | 第37-75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7-54页 |
·内生制度变迁及政治科斯定理的承诺分析 | 第37-42页 |
·Hart的不完全契约—事前激励与剩余控制 | 第42-48页 |
·Williamson的不完全契约—专用投资与治理机制 | 第48-52页 |
·项目制度内生的理论构成 | 第52-54页 |
·政府投资项目中的决策主体 | 第54-61页 |
·社会公众 | 第54-57页 |
·行政代理人 | 第57-60页 |
·社会投资主体 | 第60-61页 |
·政府投资项目制度的描述框架 | 第61-73页 |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典型项目制度形式 | 第61-64页 |
·中国传统政府投资领域的项目制度形式 | 第64-66页 |
·政府投资不同项目制度的统一描述框架 | 第66-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3 政府投资项目制度内生解释的逻辑模型 | 第75-93页 |
·利益主体支付结构 | 第75-83页 |
·支付结构界定 | 第75-78页 |
·政府投资项目中的各方支付函数考察 | 第78-80页 |
·政府投资项目中支付结构的一般形式 | 第80-83页 |
·政府投资项目制度形成的决策均衡分析 | 第83-91页 |
·行政代理人、社会投资主体与公众的相互利益影响 | 第83-84页 |
·行政代理人、社会投资主体与公众的三方均衡一般形式 | 第84-87页 |
·基于三方均衡分析的政府投资项目制度表征 | 第87-89页 |
·影响项目制度均衡主要因素的支付结构解释 | 第89-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4 项目制度中社会公众与行政代理人两方问题模型分析 | 第93-114页 |
·社会公众权力委托与行政代理人寻租 | 第93-101页 |
·政府投资过程中的可能的寻租与代理人俘获 | 第93-95页 |
·政府投资中行政代理人寻租—一个逻辑分析 | 第95-96页 |
·基于社会公众与行政代理人支付结构的均衡状态 | 第96-99页 |
·模型分析与推论 | 第99-101页 |
·行政代理人与公众在项目制度中的收费定价均衡分析 | 第101-113页 |
·项目运行中的收费核价行为 | 第101页 |
·影响运行收费价格核定的行政代理人支付结构 | 第101-104页 |
·基于行政代理人支付结构的定价均衡解释模型 | 第104-111页 |
·模型的简单应用与政策含义 | 第111-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5 项目制度中行政代理人与社会投资主体两方问题模型分析 | 第114-142页 |
·基于不完全契约的行政代理人与社会投资主体两方均衡 | 第114-124页 |
·政府投资项目的资产专用性特征 | 第114-115页 |
·不完全契约下行政代理人与社会投资主体的投资决策 | 第115-122页 |
·微观主体支付结构对项目制度中两方均衡的影响 | 第122-124页 |
·转型经济特征与微观主体支付结构 | 第124-130页 |
·转型研究文献回顾 | 第124-128页 |
·转型研究若干评论 | 第128-129页 |
·转型特征与微观主体支付结构 | 第129-130页 |
·行政代理人与社会投资主体两方均衡对“水土不服”的解释 | 第130-141页 |
·中国政府投资项目制度的“水土不服”现象 | 第130-133页 |
·行政代理人和社会投资主体两方均衡的项目制度模型 | 第133-138页 |
·支付结构对均衡的影响—“水土不服”的内生解释 | 第138-140页 |
·模型推论及政策含义 | 第140-141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142页 |
6 政府投资体制政策变迁分析与行业投资项目样本考察 | 第142-159页 |
·基于行政代理人支付结构的政府投资体制变迁分析 | 第142-151页 |
·政府投资体制改革过程主要政策变化 | 第142-145页 |
·基于行政代理人支付结构的分析框架 | 第145-147页 |
·主要改革政策的分析梳理 | 第147-151页 |
·以电力行业为例的项目制度内生模型检验 | 第151-157页 |
·电力行业政府投资项目制度内生模型假设 | 第151-153页 |
·变量与指标设定 | 第153-155页 |
·计量估计结果与分析 | 第155-157页 |
本章小结 | 第157-159页 |
7 政府投资项目制度的个案例分析 | 第159-174页 |
·南京过江隧道项目法人招标个案基本情况 | 第159-167页 |
·桥梁隧道投资通常采用的项目制度方式(及特点) | 第159-160页 |
·南京过江隧道项目概况 | 第160-161页 |
·南京过江隧道项目的项目法人招标制探索 | 第161-163页 |
·南京过江隧道的项目法人招标的基本组织结构 | 第163-166页 |
·实施项目法人招标制可能取得的实际效果 | 第166-167页 |
·基于行政代理人和社会投资方均衡的项目法人招标分析 | 第167-172页 |
·关于社会投资主体可能面临风险的理论分析 | 第167-169页 |
·决策主体应对项目风险的表现:对理论的经验验证 | 第169-171页 |
·项目制度个案中的契约风险治理 | 第171-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172-174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74-17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74-17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76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76-178页 |
致谢 | 第178-179页 |
参考文献 | 第179-189页 |
附录1: 样本项目的具体情况介绍 | 第189-203页 |
附录2: 长江南京段上游过江隧道项目特许经营实施方案 | 第203-211页 |
附录3: 长江南京段上游过江隧道工程项目法人招标澄清函 | 第211-2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2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