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 | 第1-9页 |
| 摘要 | 第9-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 1 果实褐化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果实褐化的原因 | 第14-15页 |
| ·褐变发生的条件 | 第14页 |
| ·与褐变有关的酶及特点 | 第14-15页 |
| ·PPO的底物 | 第15页 |
| ·控制果实褐化的途径 | 第15-17页 |
| ·非酶褐变 | 第15页 |
| ·酶促褐变的控制 | 第15-17页 |
| ·选用含酚类物质较少的水果 | 第16页 |
| ·控制酶活性 | 第16页 |
| ·控制氧气含量 | 第16页 |
| ·利用漆酶 | 第16-17页 |
| 2 RNA干扰 | 第17-24页 |
| ·RNAi的产生与发展 | 第17-18页 |
| ·RNAi干涉的机制 | 第18-19页 |
| ·RNAi作用途径 | 第19-20页 |
| ·递送dsRNA的实验技术 | 第20-21页 |
| ·粒子轰击法递送 | 第20-21页 |
| ·稳定转化法递送 | 第21页 |
| ·农杆菌渗入法递送 | 第21页 |
| ·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 第21页 |
| ·RNAi在植物中的应用 | 第21-24页 |
| ·RNAi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 ·RNAi在植物改良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 ·RNAi技术用于改良植物品质、改善植物营养价值 | 第22-23页 |
| ·RNAi在植物花色改良方面的应用 | 第23页 |
| ·RNAi在植物抗病的遗传改良方面的应用 | 第23页 |
| ·RNAi在植物雄性不育方面的研究 | 第23-24页 |
| 3.‘澳洲青苹’苹果 | 第24-26页 |
| ·‘澳洲青苹’苹果品种来源 | 第24页 |
| ·‘澳洲青苹’苹果果实性状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澳洲青苹’苹果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6-37页 |
| 1.材料和方法 | 第26-29页 |
|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 ·方法 | 第26-29页 |
| ·无菌营养繁殖系的建立 | 第26-27页 |
| ·表面消毒 | 第26-27页 |
| ·防止褐化的方法 | 第27页 |
| ·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7-29页 |
|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28页 |
| ·BA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28页 |
| ·TDZ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28页 |
| ·AgNO_3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28页 |
| ·叶片放置方式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28页 |
| ·暗培养时间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28-29页 |
| ·结果调查与统计分析 | 第2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 ·无菌营养繁殖体系的建立 | 第29-35页 |
| ·不同的消毒处理对外植体的影响 | 第29页 |
| ·不同的处理对褐变的影响 | 第29-30页 |
| ·维生素C防止褐变的作用 | 第29页 |
| ·PVP防止褐变的作用 | 第29页 |
| ·Ac防止褐变的作用 | 第29-30页 |
| ·暗处理防止褐变的作用 | 第30页 |
| ·低温暗处理 | 第30页 |
| ·离体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0-35页 |
| ·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对‘澳洲青苹’苹果离体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31页 |
| ·BA对‘澳洲青苹’苹果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 第31页 |
| ·TDZ对‘澳洲青苹’苹果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 第31-34页 |
| ·Ag~+对‘澳洲青苹’苹果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 第34页 |
| ·叶片不同放置方式对‘澳洲青苹’苹果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 第34页 |
| ·暗培养对‘澳洲青苹’苹果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 第34-35页 |
| 3 讨论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农杆菌介导的‘澳洲青苹’苹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37-45页 |
| 1.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 ·材料 | 第37-38页 |
| ·植物材料 | 第37-38页 |
| ·菌株及保存 | 第38页 |
| ·农杆菌培养基 | 第38页 |
| ·方法 | 第38-40页 |
| ·卡那霉素选择压的确定 | 第38-39页 |
| ·农杆菌浸染时间的确定 | 第39页 |
|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澳洲青苹’苹果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抑菌抗生素对转化‘澳洲青苹’苹果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40页 |
| ·As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40页 |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澳洲青苹’苹果转化率的影响 | 第4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 ·卡那霉素选择压对叶片转化再生的影响 | 第40-41页 |
| ·浸染时间对‘澳洲青苹’苹果叶片转化再生的影响 | 第41页 |
| ·共培养时间对‘澳洲青苹’苹果叶片转化再生的影响 | 第41-42页 |
| ·抑菌抗生素对转化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42-43页 |
| ·As对‘澳洲青苹’苹果转化率的影响 | 第43页 |
| ·在共培养时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澳洲青苹’苹果遗传转化的作用 | 第43页 |
| 3.讨论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转基因苹果检测 | 第45-51页 |
| 1.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 ·材料 | 第45-47页 |
| ·植物材料 | 第45页 |
| ·质粒 | 第45页 |
| ·引物设计 | 第45页 |
| ·酶及生化试剂 | 第45页 |
| ·仪器 | 第45页 |
| ·溶液配制 | 第45-47页 |
| ·方法 | 第47-48页 |
| ·‘澳洲青苹’苹果抗性植株的GUS染色鉴定 | 第47页 |
| ·‘澳洲青苹’苹果抗性植株的PCR扩增检测 | 第47-48页 |
| ·‘澳洲青苹’苹果基因组的提取 | 第47页 |
| ·PCR扩增目的基因 | 第47-4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 ·转基因‘澳洲青苹’苹果植株的GUS组织化学染色检测 | 第48-49页 |
| ·转基因‘澳洲青苹’苹果的PCR检测 | 第49-50页 |
| 3 讨论 | 第50-51页 |
| 全文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 附录:苹果双链RNAi(DSAPPO)序列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