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导言 | 第10页 |
1. 内幕交易的概述 | 第10-15页 |
·内幕交易的定义 | 第11-12页 |
·内幕交易的特征 | 第12-13页 |
·规制内幕交易的理论 | 第13-15页 |
·公平与公众信任说 | 第13-14页 |
·保护公司财产权益说 | 第14页 |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说 | 第14-15页 |
2. 内幕信息 | 第15-23页 |
·国外对内幕信息的认定 | 第15-17页 |
·美国内幕信息认定的研究 | 第15页 |
·日本内幕信息认定的研究 | 第15-17页 |
·台湾地区内幕信息认定的研究 | 第17页 |
·对国外内幕信息界定标准的借鉴 | 第17-20页 |
·相关性 | 第17-18页 |
·非公开性 | 第18-19页 |
·重大性 | 第19页 |
·明确性 | 第19-20页 |
·我国对内幕信息界定 | 第20-21页 |
·我国的立法现状 | 第20-21页 |
·我国对内幕信息认定的不足 | 第21-23页 |
·立法方式的缺陷 | 第21-22页 |
·不同位阶的立法规定不一致 | 第22页 |
·认定标准单一 | 第22页 |
·缺乏对"公开"的合理规定 | 第22-23页 |
3. 内幕交易主体 | 第23-27页 |
·国外研究及立法概况 | 第23-26页 |
·美国 | 第23-24页 |
·欧盟 | 第24-25页 |
·日本 | 第25-26页 |
·我国内幕交易的主体 | 第26页 |
·我国内幕交易主体认定标准和类型的反思 | 第26-27页 |
4. 内幕交易的行为样态 | 第27-31页 |
·拥有内幕信息的人自己买卖证券 | 第27-28页 |
·发达国家立法例介绍 | 第28页 |
·我国相关立法情况 | 第28页 |
·拥有内幕信息的人根据内幕信息建议他人买卖证券 | 第28-29页 |
·相关理论 | 第28-29页 |
·我国立法现状 | 第29页 |
·拥有内幕信息的人向他人泄露内幕信息,使他人买卖证券 | 第29-30页 |
·理论 | 第29-30页 |
·我国对泄露行为的规制 | 第30页 |
·内幕交易中的违法性阻却事由 | 第30-31页 |
·国外的立法经验 | 第30-31页 |
·我国完善违法性阻却事由 | 第31页 |
5. 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行为的建议 | 第31-35页 |
·对内幕信息认定的建议 | 第31-32页 |
·对相关事项进行概括性规定 | 第31-32页 |
·兼采"理性投资者"和"市场效应"标准 | 第32页 |
·对"公开"进行合理规定 | 第32页 |
·对内幕人认定的立法建议 | 第32-33页 |
·对认定标准的完善 | 第32-33页 |
·统一内幕人员的概念 | 第33页 |
·对高级管理人员为内幕人员的界定更加明晰 | 第33页 |
·对行为样态认定的立法建议 | 第33-35页 |
·对再泄露行为范围的认定 | 第33-34页 |
·对买卖证券的行为进行规范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