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产品责任认定与损害赔偿制度概述 | 第10-14页 |
(一)、产品责任制度发展概述 | 第10-11页 |
1、二十世纪前的产品责任制度 | 第10页 |
2、进入二十世纪后的产品责任制度 | 第10-11页 |
(二)、产品责任制度及损害赔偿在国外的发展 | 第11-13页 |
1、产品责任制度在美国的发展简述 | 第11-12页 |
2、产品责任制度在欧洲的发展简述 | 第12-13页 |
3、产品责任制度在美国欧洲之外的发展简述 | 第13页 |
(三)、产品责任制度及损害赔偿在中国的发展 | 第13-14页 |
1、中国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前产品责任制度的发展简述 | 第13页 |
2、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产品责任制度的发展简述 | 第13-14页 |
二、产品责任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 第14-20页 |
(一)、产品缺陷的存在事实 | 第14-16页 |
1、产品缺陷、不合理危险的认定 | 第14-15页 |
2、生产标准与不合理危险标准的界定 | 第15-16页 |
(二)、产品责任损害事实的存在 | 第16-17页 |
1、产品责任损害的概念、性质简述 | 第16页 |
2、人身损害与财产损害的分类 | 第16-17页 |
(三)、产品缺陷和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 第17-19页 |
(四)、产品责任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 第19-20页 |
1、严格责任 | 第19页 |
2、过错责任 | 第19页 |
3、过错推定责任 | 第19-20页 |
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产品责任认定与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 | 第20-25页 |
(一)、关于美国产品责任认定与损害赔偿的法律研究 | 第20-23页 |
1、美国对产品责任的责任认定的法律制度 | 第20-21页 |
2、美国对产品责任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 | 第21-23页 |
(二)、关于欧洲国家产品责任认定与损害赔偿的法律研究 | 第23-25页 |
1、英国对产品责任的责任认定与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 | 第23页 |
2、德国对产品责任的责任认定与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 | 第23-24页 |
3、其他欧洲国家对产品责任的责任认定与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 | 第24-25页 |
(三)、日本对产品责任的责任认定与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 | 第25页 |
四、我国的产品责任法律制度及与外国的法律比较 | 第25-31页 |
(一)、关于我国产品责任认定与损害赔偿的法律研究 | 第25-27页 |
1、我国法律对产品责任构成要件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25-26页 |
2、我国法律对产品责任的责任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26-27页 |
3、我国法律对产品责任的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27页 |
(二)、关于我国与国外产品责任认定的差异比较研究 | 第27-29页 |
1、关于使用环境对产品责任的影响 | 第27页 |
2、关于使用时间长短对产品责任的影响 | 第27-28页 |
3、关于超正常使用范围对产品责任的影响 | 第28页 |
4、关于各类外部因素与产品质量缺陷的责任竞合 | 第28-29页 |
(三)、中外产品责任损害赔偿差异比较研究 | 第29-31页 |
1、社会诚信度对损害赔偿制度的影响 | 第29页 |
2、公正的中介机构对损害赔偿制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3、消费者的过度维权对损害赔偿制度的影响 | 第30页 |
4、产品责任保险在损害赔偿中的作用 | 第30-31页 |
五、完善中国产品责任认定及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建议 | 第31-33页 |
1、关于对产品的责任认定中实行责任竞合的法律建议 | 第31页 |
2、关于中介机构在产品责任处理中的法律地位效力的建议 | 第31-32页 |
3、对产品责任损害赔偿具体的计算的标准明确的法律建议 | 第32页 |
4、关于对生产者的权益也应平等保护的法律建议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
个人简历 | 第35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