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胰岛素口服给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对策 | 第13-15页 |
·酶抑制剂 | 第13页 |
·吸收促进剂 | 第13-14页 |
·结肠定位给药 | 第14页 |
·脂质体 | 第14-15页 |
·微球载体技术 | 第15页 |
·缓释口服微球制剂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聚乳酸、聚乳酸乙醇酸微球 | 第16页 |
·明胶微球 | 第16页 |
·聚羟基丁酸酯微球 | 第16页 |
·壳聚糖微球 | 第16-17页 |
·壳聚糖药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17-18页 |
·乳化-溶剂挥发法 | 第17页 |
·喷雾干燥法 | 第17页 |
·锐孔-凝固浴法 | 第17-18页 |
·壳聚糖-海藻酸盐凝胶微球给药系统 | 第18-19页 |
·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在生物制品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论文工作设想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载胰岛素壳聚糖-海藻酸钙微球制备及工艺条件优化 | 第22-34页 |
·实验 | 第22-24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2页 |
·仪器 | 第22-23页 |
·方法 | 第23-24页 |
·载胰岛素海藻酸钙微球的制备 | 第23页 |
·壳聚糖/海藻酸钙微球成膜反应 | 第23页 |
·载胰岛素微球冻干剂制备 | 第23-24页 |
·微球粒径测定 | 第24页 |
·微球中胰岛素包封率测定 | 第2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4-33页 |
·载胰岛素微球形态及结构机理阐明 | 第24-26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26-29页 |
·海藻酸钠浓度对载药微球粒径、包封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锐孔孔径对载药微球粒径、包封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原料液流速对载药微球粒径、包封率的影响 | 第28页 |
·液面距对载药微球粒径、包封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海藻酸钙微球制备的正交实验 | 第29页 |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胰岛素微球的重复性考察 | 第31-32页 |
·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胰岛素微球冻干剂的重复性考察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载胰岛素壳聚糖-海藻酸钙微球冷冻干燥前、后性能研究 | 第34-45页 |
·实验 | 第34-37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4-35页 |
·仪器 | 第35页 |
·方法 | 第35-37页 |
·载胰岛素壳聚糖-海藻酸钙微球的制备 | 第35页 |
·微球粒径测定 | 第35页 |
·微球冷冻干燥方法 | 第35-36页 |
·微球中胰岛素包封率测定 | 第36页 |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小鼠血糖含量 | 第36页 |
·小鼠血糖含量测定工作曲线 | 第36页 |
·胰岛素微球解聚方法 | 第36-37页 |
·胰岛素相对活性测定方法 | 第37页 |
·微球膜膨胀率测定 | 第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各影响因素对微球冻干前后粒径的影响 | 第37-40页 |
·海藻酸钠浓度对冻干前、后载药微球粒径的影响 | 第37-38页 |
·锐孔孔径对冻干前、后载药微球粒径的影响 | 第38-39页 |
·原料液流速对冻干前、后载药微球粒径的影响 | 第39页 |
·液面距对冻干前、后载药微球粒径的影响 | 第39-40页 |
·各影响因素对微球冻干前后胰岛素相对活性的影响 | 第40-43页 |
·海藻酸钠浓度对冻干前、后微球中胰岛素相对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锐孔孔径对冻干前、后微球中胰岛素相对活性的影响 | 第41页 |
·原料液流速对冻干前、后微球中胰岛素相对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液面距对冻干前、后微球中胰岛素相对活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胰岛素微球冻干前、后粒径膨胀率考察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糖尿病小鼠模型建立 | 第45-52页 |
·实验 | 第45-46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5页 |
·仪器 | 第45-46页 |
·方法 | 第46页 |
·建模方法 | 第46页 |
·小鼠血糖评价方法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0页 |
·四氧嘧啶致糖尿病的作用机理及性质 | 第46-47页 |
·糖尿病小鼠模型一般观察 | 第47页 |
·不同建模时间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不同体重小鼠在建模后的血糖变化 | 第48-49页 |
·不同体重小鼠在建模后的体重变化 | 第49-50页 |
·糖尿病模型重复性考察 | 第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载胰岛素壳聚糖-海藻酸钙冻干微球口服给药的药效学研究 | 第52-59页 |
·实验 | 第52-55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52-53页 |
·仪器 | 第53页 |
·方法 | 第53-55页 |
·微球包封率测定方法 | 第53-54页 |
·糖尿病小鼠模型构建 | 第54页 |
·小鼠血糖含量测定 | 第54页 |
·相对生物利用度计算 | 第54页 |
·统计方法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58页 |
·微球粒径对正常小鼠口服药效研究 | 第55-56页 |
·胰岛素微球口服剂量对正常小鼠的药效研究 | 第56页 |
·口服载胰岛素微球对糖尿病小鼠的药效研究 | 第56-57页 |
·微球口服剂量对糖尿病小鼠的药效研究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载胰岛素冻干微球口服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59-67页 |
·实验 | 第59-62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59页 |
·仪器 | 第59-60页 |
·方法 | 第60-62页 |
·微球包封率测定方法 | 第60-61页 |
·小鼠血糖含量测定 | 第61页 |
·糖尿病小鼠模型构建 | 第61页 |
·药理生物利用度计算 | 第61页 |
·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测定方法 | 第61页 |
·统计方法 | 第61-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65页 |
·载胰岛素微球口服给药的药动力学评价 | 第62-64页 |
·口服载胰岛素微球对糖尿病小鼠的药动学研究 | 第62-63页 |
·口服不同剂量载胰岛素微球对糖尿病小鼠的药动学研究 | 第63-64页 |
·血清胰岛素含量与相对血糖水平的关系 | 第64-65页 |
·胰岛素微球口服吸收途径分析 | 第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创新点 | 第68页 |
·不足及后续研究工作建议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作者简历 | 第77页 |
硕士期间撰写和发表的文章如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