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1 农药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 ·农药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0页 |
| ·新世纪农药的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 ·杂环和稠杂环化学农药的研究 | 第10-12页 |
| ·含氟化合物 | 第12页 |
| 2 农药残留的研究 | 第12-17页 |
| ·研究农药残留的意义 | 第12-14页 |
| ·我国农药生产使用概况 | 第12-13页 |
| ·研究农药残留的历史背景 | 第13-14页 |
| ·农药残留的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 ·农药残留研究的范围 | 第14-15页 |
| ·农药残留研究的现状 | 第15-17页 |
|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农药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农药残留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 3 除虫脲生物安全性评价 | 第17-20页 |
| ·除虫脲在环境中的降解及其代谢 | 第17-18页 |
| ·除虫脲在环境中的降解机理 | 第17-18页 |
| ·除虫脲在动物体内的代谢 | 第18页 |
| ·除虫脲残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 第18-19页 |
| ·农药的安全性评价 | 第18-19页 |
| ·除虫脲生物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 第19页 |
| ·目前除虫脲安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页 |
| ·除虫脲安全评价的展望 | 第19-20页 |
| 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除虫脲残留降解动态的研究 | 第21-27页 |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 ·试验农药及其简介 | 第21页 |
| ·试验蔬菜品种 | 第21页 |
|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 ·田间试验 | 第21页 |
|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第21-22页 |
| ·残留动态试验 | 第22页 |
| ·农药残留降解模型 | 第22页 |
| ·水洗去除残留量试验 | 第22页 |
| ·残留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除虫脲残留物对小鼠DNA分子损伤的研究 | 第27-34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7-31页 |
|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简介 | 第27-30页 |
| ·实验动物、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0-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3页 |
| ·结果 | 第32-33页 |
| ·讨论 | 第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对除虫脲残留毒性动态的研究 | 第34-37页 |
| ·材料 | 第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五章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除虫脲光降解产物对小鼠DNA分子损伤的研究 | 第37-42页 |
| ·实验方法 | 第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1页 |
| ·结果 | 第37-40页 |
| ·讨论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六章 除虫脲生物安全性评价 | 第42-49页 |
| ·评价方法 | 第42-43页 |
| ·评价参数选择 | 第42页 |
| ·评价方法选择 | 第42-43页 |
| ·除虫脲生物安全性评价模式的建立 | 第43-44页 |
| ·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43-44页 |
|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4页 |
| ·除虫脲生物安全性评价 | 第44-48页 |
| ·评价指标安全性的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44-47页 |
| ·评价指标的权的确定 | 第47页 |
| ·评价结果与讨论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49-51页 |
| ·结论 | 第49页 |
| ·创新之处 | 第49-50页 |
| ·不足之处 | 第50页 |
| ·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55-56页 |
| 致谢信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