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研究框架 | 第9页 |
·概念界定 | 第9-12页 |
·城市公园的概念 | 第9-10页 |
·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 第10-12页 |
1 巴黎城市概说 | 第12-20页 |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第12-15页 |
·巴黎城市发展沿革(二十世纪以前) | 第15-17页 |
·植被资源与园林分布 | 第17-20页 |
2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近代巴黎城市公园的产生 | 第20-44页 |
·工业化时期的欧洲文明——城市公园的出现 | 第20页 |
·拿破仑三世的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 | 第20-22页 |
·奥斯曼的巴黎城市改造 | 第22-27页 |
·改写都市空间 | 第23页 |
·创建林荫大道 | 第23-24页 |
·基础市政设施 | 第24-25页 |
·环境政策 | 第25-26页 |
·改革制度 | 第26页 |
·细节设计 | 第26-27页 |
·城市公园的文明 | 第27-42页 |
·阿尔方与法国折衷主义大众公园 | 第28-36页 |
·布洛涅林园(Bois de Boulogne) | 第28-30页 |
·万森林园(Bios de Vincennes) | 第30-32页 |
·肖蒙山丘公园(Parc des Buttes-Chaumont) | 第32-34页 |
·蒙梭公园(parc Monceau) | 第34-36页 |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公众园林 | 第36-39页 |
·时代背景概述 | 第36页 |
·英国的公共造园运动 | 第36-37页 |
·英国城市公园的初期建设 | 第37-38页 |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城市公众园林设计 | 第38-39页 |
·奥姆斯特德与美国城市公园运动 | 第39-42页 |
·时代背景概述 | 第39页 |
·美国城市公园运动与城市化 | 第39-40页 |
·奥姆斯特德的城市公园理论 | 第40-42页 |
·法国城市公园的初期探索 | 第42-44页 |
3 新共和体制下的巴黎城市与现代主义城市公园 | 第44-65页 |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以前——法国的现代主义觉醒 | 第44-48页 |
·物质进步与文化反叛 | 第44-45页 |
·“新艺术运动”的历史局限 | 第45页 |
·法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全盛 | 第45-46页 |
·现代主义计设计思潮对法国园林景观影响 | 第46-48页 |
·第二次世界大战(1944)以后——巴黎城市复苏与历史保护更新下的城市公园建设 | 第48-64页 |
·战后法国的政治经济格局 | 第48页 |
·战后巴黎重建规划 | 第48-50页 |
·巴黎现代城市公园建设 | 第50-64页 |
·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 | 第50-54页 |
·安德烈-雪铁龙公园 [Parc André-Citroēn] | 第54-57页 |
·贝尔西公园[Parc de Bercy] | 第57-59页 |
·巴黎市场(Les Halles)中心绿地改造——亨利·巴瓦(Henri Bava) | 第59-61页 |
·丢勒里花园[Jardin des Tuileries]改造 | 第61-64页 |
·巴黎城市更新与城市公园设计的多元化 | 第64-65页 |
4 回归自然的法国城市公园设计(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 | 第65-73页 |
·自然生态园林产生的文化背景 | 第65-66页 |
·生态园林的时代精神及内涵 | 第65-66页 |
·生态园林景观与城市更新的“重建时代” | 第66页 |
·生态园林景观的社会伦理内涵 | 第66页 |
·巴黎1994年的SDRIF规划 | 第66-67页 |
·法国凡尔赛国立高等风景园林学院及其设计风格 | 第67页 |
·当代法国园林设计案例分析 | 第67-72页 |
·苏塞公园(Le Parc du Sausset)——米歇尔·高哈汝 | 第67-71页 |
·里昂田野花园(Le Parc de Gedand 1997-2002)——米歇尔·高哈汝 | 第71-72页 |
·回归自然的法国城市园林设计 | 第72-73页 |
5 法国巴黎城市公园建设的实践意义 | 第73-81页 |
·社会意义 | 第73-77页 |
·城市公园的政治象征意义 | 第73-74页 |
·城市景观设计公平的竞争机制 | 第74页 |
·城市历史保护改造的行政干预与公众参与 | 第74-75页 |
·城市景观设计的多学科协作 | 第75-76页 |
·城市规划下的自然空间保护 | 第76页 |
·城市景观设计的管理与计划 | 第76-77页 |
·范式总结 | 第77-81页 |
·城市公园设计的场所精神 | 第77-79页 |
·“从场地问题中来”的理性设计 | 第79页 |
·设计语汇对传统手法的承接 | 第79-80页 |
·景观设计与城市的和谐统一 | 第80-81页 |
结语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图片索引 | 第85-87页 |
导师简介 | 第87-88页 |
个人简介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