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保护
引言 | 第1-7页 |
一、股东知情权的历史追溯 | 第7-9页 |
二、股东知情权的内容及法律属性 | 第9-13页 |
(一) 股东知情权的内容 | 第9-12页 |
1. 财务会计报告查阅权 | 第9-10页 |
2. 帐簿查阅权 | 第10-11页 |
3. 检查人选任请求权 | 第11页 |
4. 询问权 | 第11-12页 |
(二) 股东知情权的法律属性 | 第12-13页 |
三、股东知情权的作用 | 第13-15页 |
四、股东知情权的实现途径 | 第15-17页 |
(一) 公司的披露义务 | 第15-16页 |
(二) 股东的自力实现 | 第16-17页 |
(三) 董事、经理的协助义务 | 第17页 |
五、原《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及不足 | 第17-21页 |
(一) 原《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 第17-18页 |
(二) 原《公司法》规定的不足 | 第18-21页 |
1. 规定不够明确 | 第18-19页 |
2. 未规定帐簿查阅权 | 第19页 |
3. 未规定检查人选任权 | 第19-20页 |
4. 未加以必要限制 | 第20页 |
5. 救济不够完善 | 第20-21页 |
六、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保护 | 第21-24页 |
(一) 关于股东知情权的规定 | 第21-22页 |
(二) 对原有立法的改进 | 第22-24页 |
1. 扩展了知情权行使的范围 | 第22页 |
2. 规定了股东的复制权 | 第22页 |
3. 新增了限制条件 | 第22-24页 |
七、完善相关立法的建议 | 第24-33页 |
(一) 加强客观性限制 | 第25页 |
(二) 明确审计费用的负担 | 第25-26页 |
(三) 应允许查阅原始凭证 | 第26-27页 |
(四) 引入检查人选任制度 | 第27-30页 |
1. 检查人选任制度的作用 | 第27-28页 |
2. 检查人的选任方式 | 第28-29页 |
3. 我国引入该制度的可能 | 第29-30页 |
(五) 完善股东知情权的司法救济 | 第30-33页 |
1. 股东知情权诉讼 | 第30-32页 |
2. 询问权争议的司法裁决 | 第32页 |
3. 对公司的司法救济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39-42页 |
英文详细摘要 | 第42-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