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品牌建筑的形成 | 第10-20页 |
1,1 涉及品牌建筑形成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10-11页 |
1,1,1 消费社会 | 第10页 |
1,1,2 品牌及品牌资本 | 第10-11页 |
1,2,时尚品牌对建筑界的渗透 | 第11-14页 |
1,2,1 营销沟通渠道的转变 | 第11-12页 |
1,2,2 旗舰店的出现 | 第12-13页 |
1,2,3 奢华品牌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新理念 | 第13-14页 |
1,3,建筑师对待消费文化的态度 | 第14-18页 |
1,3,1,库哈斯 | 第14-15页 |
1,3,2,赫尔佐格 | 第15-16页 |
1,3,3 建筑师介入时尚品牌 | 第16-18页 |
1,4 品牌建筑 | 第18-20页 |
第二章,从传播学角度看品牌建筑 | 第20-23页 |
2,1,品牌建筑的传播要素 | 第20-22页 |
2,2,品牌建筑的传播模式 | 第22-23页 |
第三章,从建筑学角度看品牌建筑设计 | 第23-26页 |
3,1,建筑表皮与品牌建筑 | 第23页 |
3,2,轻薄表皮与品牌建筑 | 第23-26页 |
3,2,1,“消隐”表皮 | 第24-25页 |
3,2,2,“数码信息化”表皮 | 第25-26页 |
第四章,品牌建筑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作用 | 第26-29页 |
4,1,品牌集中地带 | 第26-27页 |
4,2,品牌集中地带个案研究——日本表参道 | 第27-29页 |
第五章,品牌建筑未来的发展需要“传播建筑师” | 第29-31页 |
5,1,未来“传播建筑师”的产生 | 第29页 |
5,2,“传播建筑师”的基本职能 | 第29-30页 |
5,3,“传播建筑师”职业的发展现状 | 第30-31页 |
第六章,品牌建筑作品分析 | 第31-41页 |
6,1,PRADA日本青山店 | 第31-34页 |
6,1,1,PRADA品牌简介 | 第31-32页 |
6,1,2,PRADA日本青山店设计理念 | 第32-33页 |
6,1,3,PRADA日本青山店设计分析 | 第33-34页 |
6,2,TOD'S表参道店 | 第34-37页 |
6,2,1,TOD'S品牌简介 | 第34-35页 |
6,2,2,TOD'S表参道店设计概念 | 第35-36页 |
6,2,3,TOD'S表参道店设计分析 | 第36-37页 |
6,3,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并木街店 | 第37-39页 |
6,3,1,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品牌简介 | 第37-38页 |
6,3,2,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并木街店设计理念 | 第38页 |
6,3,3,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并木街店设计分析 | 第38-39页 |
6,4,克丽丝汀·迪奥表参道店(Christian Dior Building) | 第39-41页 |
6,4,1,克丽丝汀·迪奥品牌简介 | 第39-40页 |
6,4,2,克丽丝汀·迪奥表参道店设计理念 | 第40页 |
6,4,3,克丽丝汀·迪奥表参道店设计分析 | 第40-41页 |
第七章,结论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9页 |
图片来源: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