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价格公平比较”的涵义解析 | 第12-24页 |
第一节 “价格公平比较”的涵义和基本原则 | 第12-15页 |
一、“价格公平比较”的涵义 | 第12-13页 |
二、“价格公平比较”的原则 | 第13-15页 |
第二节 “价格公平比较”的计算解析 | 第15-24页 |
一、计算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 | 第15-20页 |
二、调整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 | 第20-22页 |
三、“价格公平比较”的方法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价格公平比较”规则的不公平性解析 | 第24-37页 |
第一节 “价格公平比较”的不公平性 | 第24-27页 |
一、原因分析 | 第24-26页 |
二、来源于规则模糊性的不公平性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正常价值的确定和调整上的不公平性 | 第27-32页 |
一、国内销售价格的运用缺陷 | 第27-28页 |
二、结构价格的运用上存在的缺陷 | 第28-29页 |
三、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特殊选择 | 第29-30页 |
四、相似产品的定义对价格公平比较的影响 | 第30页 |
五、价格调整的问题 | 第30-31页 |
六、零位调整 | 第31-32页 |
第三节 “价格公平比较”方法与程序上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一、“价格公平比较”方法存在的不合理性 | 第32-34页 |
二、“价格公平比较”的程序正义问题 | 第34-37页 |
第三章 反倾销法中“价格公平比较”规则的完善 | 第37-46页 |
第一节 WTO《反倾销协定》下“价格公平比较”规则的完善 | 第37-43页 |
一、规定价格歧视与市场扭曲的目标性测试 | 第37页 |
二、加强价格比较过程中的透明度,保障当事人的权利 | 第37-38页 |
三、具体规则的修改建议 | 第38-42页 |
四、减少“最佳可获得信息”的滥用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中各方的立场 | 第43-46页 |
一、反倾销谈判之友的立场及改进建议 | 第43-44页 |
二、美国的立场及改进建议 | 第44页 |
三、对WTO《反倾销协定》改革的前景展望 | 第44-46页 |
第四章 “价格公平比较”规则对中国的不利及中国的应对 | 第46-53页 |
第一节 反倾销价格比较条款对中国的不利 | 第46-49页 |
一、中国入世最后议定书—非市场经济待遇问题 | 第46-47页 |
二、针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价格比较的不公平性 | 第47-49页 |
第二节 应对“价格公平比较”规则——反倾销会计的视角 | 第49-53页 |
一、成本资料提供的会计调整 | 第49-50页 |
二、完善的成本会计控制管理系统 | 第50-51页 |
三、从成本会计的角度突破市场经济地位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