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1页 |
§1-1 本课题的理论依据 | 第9-17页 |
·超硬磨料砂轮的特点 | 第9-11页 |
·孔隙的生成机理 | 第11-13页 |
·孔隙对砂轮堵塞的改善 | 第13-14页 |
·结合剂对金刚石把持力提高的方法 | 第14-17页 |
§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试验条件及方法 | 第21-31页 |
§2-1 造孔剂的选择和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21-24页 |
·造孔剂的选择 | 第21-22页 |
·烧结温度的确定 | 第22-23页 |
·压制压力的确定 | 第23-24页 |
§2-2 主要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24-31页 |
·原材料 | 第24页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24-25页 |
·试样的制备 | 第25-27页 |
·主要测试内容 | 第27-31页 |
第三章 节块的孔隙率与抗弯强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 第31-42页 |
§3-1 正交试验的数据结果及分析 | 第31-36页 |
·直观分析 | 第31-33页 |
·方差分析 | 第33-34页 |
·回归分析 | 第34-36页 |
§3-2 各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 | 第36-38页 |
·造孔剂添加量对试验指标的影响 | 第36-37页 |
·TiH2 添加量对试验指标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 金刚石节块的孔隙率与抗弯强度的对应关系 | 第38页 |
§3-4 金属胎体和金刚石节块的孔隙率与抗弯强度关系对比分析 | 第38-39页 |
§3-5 稀土在多孔金刚石节块中的作用 | 第39-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节块孔隙形貌及断口形貌分析 | 第42-50页 |
§4-1 孔隙形貌观察 | 第42-43页 |
§4-2 金属胎体断口分析 | 第43-46页 |
§4-3 金刚石节块断口分析 | 第46-48页 |
§4-4 添加稀土的金刚石节块断口分析 | 第48页 |
§4-5 讨论 | 第48-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磨削力分析与砂轮磨损形态观察 | 第50-57页 |
§5-1 烧结型金刚石砂轮磨削力的特征研究 | 第50-53页 |
·实验数据 | 第50-51页 |
·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5-2 砂轮磨损形态 | 第53-55页 |
§5-3 结论 | 第55-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结论 | 第57-58页 |
§6-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