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act | 第6-7页 |
| 缩略词表 | 第7-8页 |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8-21页 |
| 1. 生物湿法冶金 | 第8-9页 |
| 2. 生物湿法冶金中常用细菌 | 第9-12页 |
| ·氧化亚铁硫杆菌 | 第10页 |
| ·氧化硫硫杆菌 | 第10-11页 |
| ·Acidithiobacillus caldus | 第11-12页 |
| ·氧化亚铁钩端螺旋菌(Leptosprillum ferrooxidans) | 第12页 |
| 3. 细菌浸矿机理 | 第12-16页 |
| ·直接-间接作用机理 | 第13页 |
| ·直接作用机理 | 第13页 |
| ·间接作用机理 | 第13页 |
| ·接触和非接触机理 | 第13-16页 |
| ·非接触机理(Non-coniact leaching) | 第14-15页 |
| ·接触作用机理(Contact leaching) | 第15-16页 |
| 4. 细菌对金属铁离子的代谢 | 第16-18页 |
| 5. 细菌对于无机硫的氧化作用 | 第18-19页 |
| ·PSO途径 | 第18页 |
| ·S4I途径 | 第18-19页 |
| 6. 展望 | 第19页 |
| 7. 立论依据 | 第19-21页 |
| 第二部分 氧化硫硫杆菌的筛选和生长特性 | 第21-32页 |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 ·氧化硫硫杆菌(At.t)的分离和鉴定 | 第21-22页 |
| ·分离培养 | 第22页 |
| ·菌株形态学描述 | 第22页 |
| ·分子鉴定 | 第22-26页 |
| ·16S rDNA扩增 | 第22-24页 |
| ·基因组 DNA提取: | 第22-23页 |
| ·PCR扩增: | 第23-24页 |
| ·PCR产物纯化 | 第24页 |
| ·16S rDNA序列测定 | 第24-25页 |
| ·(G+C)%摩尔分数测定和计算 | 第25-26页 |
| ·菌种的保藏 | 第26页 |
| 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26-30页 |
| ·菌株分离和形态特征 | 第26-27页 |
| ·LD-1菌种的理化特性 | 第27-29页 |
| ·LD-1的生长pH值 | 第27-28页 |
| ·最适生长温度 | 第28页 |
| ·pH和LD-1生长速度的关系 | 第28-29页 |
| ·16S rDNA扩增及其测序分析 | 第29页 |
| ·(G+C)%摩尔分数测定 | 第29-30页 |
| 3. 讨论 | 第30-32页 |
| 第三部分 氧化硫硫杆菌的Ni耐受性驯化实验 | 第32-35页 |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 ·不同浓度的Ni~(2+)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 第32页 |
| ·菌株的驯化培养 | 第32-33页 |
| 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33-34页 |
| ·Ni~(2+)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 第33页 |
| ·菌株驯化 | 第33-34页 |
| 3. 讨论 | 第34-35页 |
| 第四部分 硫杆菌无机硫氧化系统的研究 | 第35-48页 |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5-42页 |
| ·四硫化物水解酶的研究 | 第35-38页 |
| ·细菌培养 | 第35-36页 |
| ·细菌总蛋白质的提取 | 第36页 |
| ·透析 | 第36页 |
| ·四硫化物水解酶的纯化 | 第36-37页 |
| ·四硫化物水解酶的分析 | 第37页 |
| ·连续分析的方法 | 第37页 |
| ·不连续分析方法 | 第37页 |
| ·SDS-PAGE | 第37-38页 |
| ·四硫化物水解酶最适条件的测定 | 第38页 |
| ·不同培养下的四硫化物水解酶活性的比较 | 第38页 |
| ·不同硫杆菌培养物蛋白质双向电泳 | 第38-42页 |
| ·培养物和培养环境 | 第38-39页 |
| ·溶液配置 | 第39-40页 |
| ·电泳 | 第40-42页 |
| ·样品处理 | 第40页 |
| ·第一向等电聚焦 | 第40-41页 |
| ·第二向SDS-PAGE电泳 | 第41-42页 |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 ·细菌培养 | 第42页 |
| ·酶的纯化 | 第42页 |
| ·四硫化物水解酶的最适反应条件测定 | 第42-44页 |
| ·最适pH | 第42-43页 |
| ·最适温度 | 第43-44页 |
| ·SDS-PAGE | 第44-45页 |
| ·不同培养条件下四硫化物水解酶活性的比较 | 第45-47页 |
| 3.讨论 | 第47-48页 |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