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以金昌市2003—2006学年初中学段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导论第9-25页
 一、研究的背景和选题依据第9-12页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页
 三、研究的现状与文献综述第12-18页
 四、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第18-20页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0页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相关问题的阐述第20-24页
 七、几点说明第24-25页
一、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现状调查结果的归纳与分析第25-36页
 (一) 关于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要求第25-26页
 (二) 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价值、功能和地位第26-28页
 (三) 关于思想品德课教师的综合情况第28-30页
 (四) 关于教材改革和新教材第30-32页
 (五) 关于教学与评价第32-34页
 (六) 关于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第34-36页
二、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第36-44页
 (一) 课程结构体系与设置趋于整合和优化第36页
 (二) 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实现了课程改革重点的战略转移第36-37页
 (三) 以德育为灵魂,较好地突现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本质属性第37-38页
 (四) 教材改革注重时代性、多样性与选择性的统一第38-40页
 (五) 学科教学在继承与创新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40-41页
 (六) 教师的课堂角色和行为发开始发生变化第41-43页
 (七) 参与、支持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社会氛围开始形成第43-44页
三、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4-62页
 (一) 教育理念—先进与落后的冲撞第44-45页
 (二) 学科地位—功能独特与地位缺失第45-47页
 (三) 教材改革—初见成效但需不断完善第47-49页
 (四) 学科教学—传统守旧与超越创新“两栖”第49-54页
 (五) 师资建设—迷茫与无奈,教师专业化成长受阻第54-57页
 (六) 教师培训—理念与模式滞后,实效性低下第57页
 (七) 课程评价—困惑与期待,狭隘的功利化取向积重难返第57-60页
 (八) 课程资源—尚未被有效整合、开发和利用第60-62页
四、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发展策略第62-93页
 (一) 学习、实践、反思,不断提升教育观念第62-66页
 (二)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第66-69页
 (三) 革新教材建设的理念,推进学科教材的开发与整合第69-71页
 (四) 革新培训的理念和模式,提高培训的质量与效益第71-75页
 (五) 继承与创新并重,创建多维高效的“生命课堂第75-81页
 (六) 全面开发与整合课程资源,形成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合力第81-86页
 (七) 革新和完善评价机制,助推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突围第86-93页
注释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6页
附录第96-115页
 附录1: 普通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调查问卷(政治课教师用)第96-101页
 附录2: 普通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调查问卷(非政治课教师用)第101-104页
 附录3: 普通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调查问卷(学校领导用)第104-107页
 附录4: 普通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调查问卷(学生用)第107-110页
 附录5: 普通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调查问卷(家长用)第110-114页
 附录6: “普通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调查”教师访谈提纲第114页
 附录7: “普通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调查”学校领导访谈提纲第114-115页
后记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爆法制备金属超细粉体材料的设备与工艺研究
下一篇:当代小说的南方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