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空调智能温控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CONTENTS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分析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轿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6-20页 |
·轿车空调基本原理 | 第16页 |
·轿车空调总成的结构 | 第16-17页 |
·轿车空调制冷加热处理的原理 | 第17-19页 |
·轿车车厢的热力学分析 | 第19-20页 |
第三章 轿车空调智能温控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 | 第20-31页 |
·轿车空调智能温控系统的PID控制器的设计 | 第20-23页 |
·PID的控制作用 | 第21-22页 |
·数字PID控制算法 | 第22-23页 |
·轿车空调智能温控系统的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23-30页 |
·模糊控制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25-30页 |
·复合FUZZY-PID控制原理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复合Fuzzy-PID控制的仿真研究 | 第31-41页 |
·仿真软件筒介 | 第31-32页 |
·MATLAB语言简介 | 第31页 |
·工具箱简介 | 第31页 |
·SIMULINK简介 | 第31-32页 |
·模糊逻辑工具箱简介 | 第32页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2-35页 |
·空调车厢的传递函数 | 第32-33页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PID控制器子模块的设计 | 第34-35页 |
·基于MATLAB的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35-38页 |
·FIS编辑器 | 第35-36页 |
·隶属函数编辑器 | 第36-37页 |
·规则编辑器 | 第37-38页 |
·规则观察器和曲面观察器 | 第38页 |
·仿真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第五章 轿车空调智能温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1-58页 |
·硬件总体结构方案的设计 | 第41-42页 |
·智能温控系的硬件组成 | 第41页 |
·单片机的选择及特点 | 第41-42页 |
·温度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 | 第42-45页 |
·AD590及其测量调理电路 | 第43-44页 |
·模数转换电路 | 第44-45页 |
·人机接口的设计—LED显示和键盘 | 第45-48页 |
·8255和A589C52的硬件连接 | 第46-47页 |
·LED显示器 | 第47-48页 |
·键盘工作原理 | 第48页 |
·串行存储及系统监控电路的设计 | 第48-51页 |
·监控芯片X25045功能介绍 | 第48-51页 |
·X25045与单片机AT89C52的接口电路 | 第51页 |
·混合风门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51-54页 |
·SI-7300A的结构框图及功率驱动原理 | 第52-53页 |
·PMM8713的特点及其管脚功能 | 第53-54页 |
·串行通讯接口的设计 | 第54-57页 |
·串行数据通信概述 | 第54-55页 |
·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接口及电路 | 第55-56页 |
·串行通讯的工作方式和波特率设置 | 第56-57页 |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实现 | 第57-58页 |
第六章 轿车空调智能温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8-70页 |
·系统软件设计概述 | 第58页 |
·系统软件的工作模式 | 第58-59页 |
·系统软件的模块化编程 | 第59-70页 |
·主程序模块 | 第59-62页 |
·按键扫描处理子程序模块 | 第62-65页 |
·复合Fuzzy-PID控制系统算法子程序模块 | 第65页 |
·温度信号采集子程序模块 | 第65-67页 |
·模糊控制算法子程序模块 | 第67-68页 |
·数字PID控制子程序模块 | 第68-69页 |
·步进电机驱动控制子程序模块 | 第69-70页 |
第七章 智能温控系统的模拟测试 | 第70-80页 |
·模拟测试系统概述 | 第70-71页 |
·VB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原理 | 第71-72页 |
·VB的串口通信 | 第72-77页 |
·MSComm控件 | 第72-73页 |
·VB的串口初始化 | 第73-74页 |
·模拟测试系统设计 | 第74-77页 |
·单片机的串口通信 | 第77-79页 |
·智能温控系统的模拟测试与分析 | 第79-8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86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