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Ⅰ前言(Introduction) | 第10-27页 |
| 1 细菌耐药状况及其耐药机制 | 第10-13页 |
| ·细菌耐药状况 | 第10-11页 |
| ·细菌耐药机制 | 第11-13页 |
| 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 ·MRSA 的产生及感染现状 | 第13-15页 |
| ·MRSA 的特点 | 第15-16页 |
| ·MRSA 耐药机制 | 第16-18页 |
| 3 抗耐药菌抗生素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 ·筛选新的抗生素 | 第18-19页 |
| ·对现有药物进行结构修饰或结构改造 | 第19-20页 |
| ·组合生物合成技术的应用 | 第20-21页 |
| ·开发作用于新靶位的抗生素 | 第21-22页 |
| ·开发辅助药物 | 第22页 |
| 4 海洋微生物来源抗耐药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 ·来源于海洋细菌的抗耐药菌活性物质 | 第23页 |
| ·来源于海洋放线菌的抗耐药菌活性物质 | 第23-24页 |
| ·来源于海洋真菌的抗耐药菌活性物质 | 第24-25页 |
| 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5-27页 |
| Ⅱ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 第27-40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27-29页 |
| ·供试菌株 | 第27页 |
| ·主要试剂 | 第27页 |
| ·主要仪器 | 第27-28页 |
| ·培养基 | 第28-29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29-40页 |
|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29页 |
| ·海洋真菌的分离 | 第29-30页 |
| ·海洋真菌抗 MRSA 活性菌株的筛选 | 第30-31页 |
| ·菌株保藏 | 第31页 |
| ·菌株 W0707 的分类鉴定 | 第31-35页 |
| ·菌株 W0707 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35-37页 |
| ·菌株 W0707 抗菌活性物质理化性质初步研究 | 第37-40页 |
| Ⅲ结果与分析(Results) | 第40-61页 |
| 1 海洋真菌的分离及抗 MRSA 活性菌株的筛选 | 第40-42页 |
| ·海洋真菌分离培养基的选择 | 第40-41页 |
| ·海洋真菌的分离及抗 MRSA 活性菌株的筛选 | 第41页 |
| ·菌株 W0707 的传代稳定性 | 第41-42页 |
| 2 真菌W0707 的分类鉴定 | 第42-47页 |
| ·菌落形态特征 | 第42页 |
| ·显微形态特征 | 第42-43页 |
| ·DNA 提取和PCR 扩增 | 第43-44页 |
| ·W0707 菌株185 rDNA 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 第44-45页 |
| ·菌株W0707 与Aspergillus terreus GIM3.388 的比较 | 第45-46页 |
| ·菌株 W0707 分类鉴定结果 | 第46-47页 |
| 3 菌株 W0707 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47-56页 |
| ·不同培养基对菌株 W0707 产活性物质的影响 | 第47页 |
| ·培养基组成对菌株 W0707 产活性物质的影响 | 第47-52页 |
| ·培养条件对菌株 W0707 产活性物质的影响 | 第52-56页 |
| 4 菌株 W0707 抗菌活性物质理化性质初步研究 | 第56-61页 |
| ·稳定性实验 | 第56-57页 |
| ·菌株 W0707 抗菌活性物质萃取实验 | 第57-58页 |
| ·溶解性试验 | 第58页 |
| ·菌株W0707 抗菌活性物质的捷克八溶剂系统纸层析 | 第58-59页 |
| ·菌株W0707 抗菌活性物质的薄层层析 | 第59-61页 |
| Ⅳ讨论(Discussion) | 第61-66页 |
| 1 海洋真菌的分离 | 第61-62页 |
| 2 海洋真菌抗MRSA 活性菌株的筛选 | 第62-63页 |
| 3 海洋真菌W0707 的分类鉴定 | 第63-65页 |
| 4 菌株W0707 抗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 第65-66页 |
| Ⅴ结论(Conclusion)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67-72页 |
| 缩略词(Abbreviations) | 第72-73页 |
| 附录(Appendix) | 第73-74页 |
| 致谢(Acknowledgements) | 第74-75页 |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75-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