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1页 |
·聚合物驱的历史和现状 | 第7-8页 |
·国外油田使用聚合物驱的情况 | 第7页 |
·国内使用聚合物驱的情况 | 第7-8页 |
·聚合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 | 第8-11页 |
·聚合物驱能提高波及体积 | 第8页 |
·聚合物驱能够提高洗油效率 | 第8-9页 |
·聚合物驱后油层物性变化及剩余油分布 | 第9-11页 |
第二章 AS 体系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及配方研究 | 第11-24页 |
·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性能评价 | 第11-17页 |
·实验部分 | 第11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11-17页 |
·本节小结 | 第17页 |
·国产表面活性剂DQS 乳化性能评价 | 第17-24页 |
·实验部分 | 第17页 |
·影响原油乳化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 第17-23页 |
·本节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起泡剂的筛选及配方研究 | 第24-33页 |
·起泡剂的室内评价实验 | 第24-29页 |
·实验设备、仪器及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 | 第24-25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5-29页 |
·本节小结 | 第29页 |
·泡沫在地层孔隙中的渗流特性和破灭机理 | 第29-33页 |
·泡沫的物理特性 | 第29-30页 |
·泡沫在孔隙中的渗流特性 | 第30页 |
·泡沫在孔隙中的破灭机理 | 第30-33页 |
第四章 驱油剂的损耗分析 | 第33-38页 |
·表面活性剂的损耗 | 第33-35页 |
·静态吸附实验 | 第33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35页 |
·聚合物的损耗 | 第35-36页 |
·聚合物的吸附 | 第35页 |
·影响聚合物在岩石矿物上吸附的因素 | 第35-36页 |
·碱的损耗 | 第36-37页 |
·实验数据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物理模拟驱油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8-51页 |
·实验部分 | 第38-40页 |
·实验准备 | 第38页 |
·实验设备及流程 | 第38-39页 |
·实验方案及程序 | 第39-40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0-50页 |
·岩心非均质性对最终采收率的影响 | 第40页 |
·交替注入次数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泡沫中聚合物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一次交替注入时,泡沫和AS 体系的阶段采油量的变化规律 | 第42-44页 |
·多次交替注入时各次采油量的变化规律 | 第44页 |
·累积采收率、含水率与注入量的关系 | 第44-50页 |
·成本分析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泡沫与AS 体系交替注入提高采收率机理探讨 | 第51-58页 |
·聚驱后主要化学驱油方法及驱油机理 | 第51-54页 |
·表面活性剂强化碱驱驱油机理 | 第51-52页 |
·ASP 三元复合驱驱油机理 | 第52-53页 |
·泡沫复合驱驱油机理 | 第53-54页 |
·泡沫与AS 体系交替注入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探讨 | 第54-58页 |
·泡沫的作用机理 | 第54-55页 |
·AS 体系作用机理 | 第55页 |
·驱油机理比较分析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62-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