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

夏热冬冷地区村镇住宅的生态设计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插图索引第10-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4页
   ·选题背景第13-17页
     ·全球范围的生态觉醒带来的影响第13-15页
     ·国内的探索及成果第15-17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7-24页
     ·夏热冬冷地区的范围及气候特点第17页
     ·夏热冬冷地区村镇住宅存在的问题第17-21页
     ·夏热冬冷地区村镇住宅的研究意义第21-22页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2-24页
第2章 村镇住宅的生态设计内涵与发展战略第24-36页
   ·几个基本概念第24-30页
     ·生态学和生态建筑学第24-25页
     ·风水理论第25-26页
     ·可持续发展第26页
     ·生态建筑、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可持续建筑第26-28页
     ·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健康住宅第28-29页
     ·生态设计第29-30页
   ·村镇住宅的生态设计发展战略第30-36页
     ·生态设计的指导思想第31-32页
     ·生态住宅的标准及认证第32-33页
     ·生态型建筑的评估体系第33-34页
     ·生态住宅技术要点第34-35页
     ·全面小康社会的居住目标第35页
     ·其它第35-36页
第3章 夏热冬冷地区传统民居生态特征分析第36-54页
   ·择地而建、环境适宜第36-38页
   ·布局合理、使用方便第38-43页
     ·设置天井第39-42页
     ·组团布局第42-43页
     ·植物围合第43页
   ·选材天然第43-46页
   ·高效的结构空间体系第46-49页
   ·用最经济的手段营造舒适与美第49-51页
     ·形体美观、色彩宜人第49-50页
     ·细部生动、装饰天然、以人为本第50-51页
   ·多途径节能第51-54页
     ·构造节能第52-53页
     ·家具及其它节能第53-54页
第4章 夏热冬冷地区村镇住宅的生态设计对策第54-77页
   ·基址的选择、环境布局第54-56页
     ·基址选择的原则第54-55页
     ·环境布局第55页
     ·住宅的朝向选择和规划第55-56页
   ·材料的选择第56-60页
     ·天然材料第56-57页
     ·绿色材料第57-58页
     ·新型生态建材第58-60页
   ·村镇住宅的单体设计第60-63页
     ·平面设计第60-61页
     ·体型设计第61-62页
     ·面积第62页
     ·结构与选型第62-63页
   ·节能第63-68页
     ·对太阳能的利用第63页
     ·风能的利用及通风设计第63-66页
     ·地热能和沼气能等的利用第66页
     ·水的使用及节水第66-68页
   ·保温与隔热第68-72页
     ·保温和隔热设计要求第68-70页
     ·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构造第70-72页
   ·村镇住宅的施工管理与节能改造第72-73页
   ·合理引进绿色植物第73-76页
     ·绿色植物在生态住宅中的作用第73-75页
     ·绿色植物的选择第75页
     ·植物本身的不良影响第75-76页
     ·种植方法和途径第76页
   ·小结第76-77页
第5章 夏热冬冷地区村镇住宅生态设计实践及探索第77-88页
   ·夏热冬冷地区之常德住宅改造与设计第77-80页
   ·夏热冬冷地区之益阳赫山区农宅的生态设计第80-82页
   ·适应不同地形经济型生态小住宅设计探索第82-88页
     ·生态小住宅的设计要求第83-84页
     ·适应不同地形经济型生态小住宅设计探索第84-88页
结论第88-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散斑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中的等值线相关干涉法
下一篇:基于现场总线开关电源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