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克纯粹法社会学理论探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科学意义上的法律社会学理论 | 第14-24页 |
·纯粹法社会学理论的形成 | 第14-15页 |
·布莱克与迪尔凯姆的法律社会学思想 | 第15-18页 |
·科学的基本准则 | 第18-21页 |
·能否被检测 | 第19页 |
·是否普遍 | 第19-20页 |
·是否简洁 | 第20页 |
·是否真实 | 第20-21页 |
·是否新颖 | 第21页 |
·法律社会学的纯粹化 | 第21-22页 |
·社会学的法律实证主义与规则的法律实证主义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法律的运作行为 | 第24-36页 |
·法律的行为行动中的法律法行为 | 第24-26页 |
·法律的量与法律的样式 | 第26-27页 |
·法律的几何学命题 | 第27-34页 |
·法律与分层 | 第27-30页 |
·法律与形态 | 第30-31页 |
·法律与文化 | 第31-32页 |
·法律与组织性 | 第32-33页 |
·法律与其他社会控制 | 第33页 |
·无政府状态 | 第33-34页 |
·位置方向与距离的逻辑推演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司法差异的纯粹法社会学分析 | 第36-40页 |
·对法律规则引起的司法差异的分析 | 第36-37页 |
·对法律适用中的司法差异的分析 | 第37-38页 |
·诉讼当事人 | 第37-38页 |
·诉讼当事人的支持者 | 第38页 |
·第三方 | 第38页 |
·对消减司法差异的措施的分析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对纯粹法社会学理论的评议 | 第40-46页 |
·是否属于一种行为主义法学 | 第40-41页 |
·布莱克的贡献 | 第41-43页 |
·纯粹法社会学理论的困境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