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基于我国银行信贷行为的信用传导效率研究

前言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8-11页
图目录第11页
表目录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1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研究背景第13页
     ·研究意义第13-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观点述评第15-26页
     ·我国货币政策及传导机制回顾第15-17页
     ·西方货币传导理论综述第17-23页
     ·国内外对信用传导渠道有效性及效率的研究现状和观点述评第23-26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预期创新点第26-29页
     ·论文主要内容第26-28页
     ·论文创新点第28页
     ·有关概念的说明第28-29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29-30页
   ·论文研究框架第30-31页
第二章 我国信用传导渠道的主导地位分析第31-45页
   ·信用传导渠道理论分析第31-34页
   ·信用传导渠道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第34-37页
     ·公司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不可替代性第35-36页
     ·名义工资和价格存在粘性第36页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供给很好的控制力第36-37页
   ·我国信用传导渠道考察第37-40页
     ·我国间接融资情况第38-39页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供给的控制力第39-40页
   ·其他渠道传导不畅突出了信用传导渠道的主导地位第40-43页
     ·利率传导渠道传导不畅第40-42页
     ·资产价格渠道和汇率渠道传导作用有限第42-43页
   ·小结第43-45页
第三章 银行信贷对信用传导效率的影响第45-55页
   ·我国信用传导效率的概念第45-46页
   ·银行信贷在我国信用传导渠道中的作用第46-50页
     ·央行工具变量对银行信贷的传导第47-50页
     ·银行信贷对货币供应量的传导第50页
   ·银行信贷对我国信用传导效率的影响第50-53页
     ·银行信贷在历次货币政策调控中的身份第51-52页
     ·1998年以前银行信贷对我国信用传导效率的影响第52页
     ·1998年后银行信贷对我国信用传导效率的影响第52-53页
   ·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我国信用传导效率研究第55-65页
   ·信用传导效率的计量方法第55-56页
   ·1990-2003期间信用传导效率分析第56-61页
     ·单位根检验第56-57页
     ·协整检验第57-58页
     ·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第58-59页
     ·预测方差分解第59-61页
   ·19941998期间和1998-2003期间信用传导效率分析第61-64页
     ·1994-1998期间信用传导效率分析第61-62页
     ·1998-2003期间信用传导效率分析第62-64页
     ·(1994,1998)和(1998,2004)期间信用传导效率对比第64页
   ·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我国信用传导效率下降的银行信贷行为分析第65-89页
   ·银行惜贷是我国信用传导效率下降的根本原因第65-68页
   ·银行对非国有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及对信用传导效率的制约作用第68-77页
     ·银行对非国有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原因第69-76页
     ·银行对非国有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对信用传导效率的制约作用第76-77页
   ·银行对国有企业的惜贷及对信用传导效率的制约作用第77-82页
     ·银行对国有企业惜贷的原因第77-81页
     ·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惜贷对信用传导效率的制约作用第81-82页
   ·银行不良贷款存量导致的惜贷以及对信用传导效率的制约作用第82-86页
     ·银行不良贷款存量导致的惜贷行为第83-85页
     ·不良贷款导致的银行惜贷行为对信用传导效率的制约作用第85-86页
   ·小结第86-89页
第六章 提高信用传导效率的银行信贷行为分析第89-103页
   ·增加银行对非国有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第89-95页
     ·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意愿的对策第89-93页
     ·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增加对信用传导效率的提高第93-95页
   ·增加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贷款投放第95-99页
     ·提高银行对国有企业信贷意愿的对策第95-98页
     ·国有企业信贷投放增加对信用传导效率的提高第98-99页
   ·减少银行的不良贷款存量第99-102页
     ·加快处理银行不良贷款存量的对策第99-102页
     ·银行不良贷款存量降低对信用传导效率的提高第102页
   ·小结第102-10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03-106页
   ·结论第103-104页
   ·展望第104-106页
附录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直接投资下全球服务业转移的区位选择研究
下一篇:基于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社会核算矩阵的乘数研究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