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绪论 | 第1-27页 |
·人力资源价值研究的提出 | 第12-17页 |
·人力资源价值的内涵 | 第17-22页 |
·人力资源价值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第22-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国内外人力资源价值研究的发展及其现状 | 第27-43页 |
·人力资源价值研究在国外的发展及其现状 | 第27-30页 |
·人力资源价值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及其现状 | 第30-33页 |
·国内外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的比较 | 第33-39页 |
·国内外人力资源价值研究对我们的启示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及理论依据 | 第43-55页 |
·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的提出 | 第43-44页 |
·马克思价值理论 | 第44-47页 |
·西方经济学理论 | 第47-51页 |
·现代资产价值计量理论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 | 第55-70页 |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难度 | 第55-57页 |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特性 | 第57-62页 |
·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对象和任务 | 第62-64页 |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范围和内容 | 第64-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系列模型及其特点 | 第70-84页 |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系列模型的构思 | 第70-72页 |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构建的前提条件及其作用 | 第72-73页 |
·人力资源贡献率模型的构建 | 第73-75页 |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系列模型的构建 | 第75-82页 |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系列模型的特点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及其效果 | 第84-89页 |
·人力资源贡献率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84-85页 |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系列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85-87页 |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系列模型的效果 | 第87-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七章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难题的创新 | 第89-95页 |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难题突破的思路 | 第89-90页 |
·人力资源计量难题突破的方法 | 第90-92页 |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难题的创新 | 第92-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八章 人力资源群体价值与个体价值 | 第95-104页 |
·群体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含义及其关系 | 第95-97页 |
·群体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分类、性质及特点 | 第97-101页 |
·群体价值、个体价值的实现 | 第101-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九章 人力资源绩效价值 | 第104-121页 |
·绩效价值的含义和意义 | 第104-106页 |
·绩效价值的考评 | 第106-117页 |
·绩效价值的实现 | 第117-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十章 人力资源分配价值 | 第121-132页 |
·分配价值的意义 | 第121-122页 |
·分配价值的形成 | 第122-126页 |
·分配价值的形式 | 第126-129页 |
·分配价值的实现 | 第129-131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第十一章 人力资源价值六位一体化 | 第132-140页 |
·六位价值一体化的意义 | 第132-136页 |
·六位价值一体化的内在关系 | 第136-137页 |
·六位价值一体化的实现 | 第137-138页 |
·本章小结 | 第138-140页 |
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价值核算 | 第140-153页 |
·人力资源价值核算的重要意义 | 第140-143页 |
·人力资源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 | 第143-146页 |
·人力资源价值的核算 | 第146-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152-153页 |
第十三章 人力资源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153-164页 |
·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内涵与意义 | 第153-155页 |
·激励机制的建立 | 第155-161页 |
·约束机制的建立 | 第161-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163-164页 |
第十四章 结束语 | 第164-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72页 |
致谢 | 第172-17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