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资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 | 第10-11页 |
1.1.2 Socket通信机制 | 第11-12页 |
1.1.3 C/S模式与B/S模式 | 第12页 |
1.2 选题背景 | 第12-16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网络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1.2.3 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前景 | 第15-16页 |
1.3 论文的研究任务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7-18页 |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8-36页 |
2.1 系统架构模式的选择 | 第18-22页 |
2.1.1 C/S架构的特点 | 第18-19页 |
2.1.2 B/S架构的特点 | 第19页 |
2.1.3 C/S与B/S的区别 | 第19-21页 |
2.1.4 本系统采用的架构模式 | 第21-22页 |
2.2 系统结构设计 | 第22-26页 |
2.2.1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22-24页 |
2.2.2 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划分 | 第24-26页 |
2.3 网络管理协议的比较与选择 | 第26-33页 |
2.3.1 现有的网络管理标准 | 第26-28页 |
2.3.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第28-30页 |
2.3.3 基于Web的企业管理 | 第30-32页 |
2.3.4 本系统采用的协议 | 第32-33页 |
2.4 软件开发方法以及开发语言的选用 | 第33-34页 |
2.4.1 软件开发方法选用 | 第33-34页 |
2.4.2 软件开发语言及工具的选用 | 第34页 |
2.5 系统运行环境 | 第34-35页 |
2.5.1 硬件环境 | 第34页 |
2.5.2 软件环境 | 第34-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资产数据的采集 | 第36-62页 |
3.1 可行性研究 | 第36-39页 |
3.1.1 直接访问硬件设备 | 第36页 |
3.1.2 访问设备驱动程序 | 第36-38页 |
3.1.3 访问已有的管理程序 | 第38页 |
3.1.4 采用Windows管理规范 | 第38-39页 |
3.1.5 可行性研究结论 | 第39页 |
3.2 WMI技术概述 | 第39-49页 |
3.2.1 WMI介绍 | 第39-44页 |
3.2.2 CIM储存库 | 第44-48页 |
3.2.3 WMI查询语言 | 第48-49页 |
3.2.4 风险评估 | 第49页 |
3.3 采用WMI的数据采集 | 第49-52页 |
3.4 XML技术概述 | 第52-58页 |
3.4.1 XML技术的特点 | 第53-55页 |
3.4.2 应用XML的优势 | 第55-56页 |
3.4.3 XML解析器的实现机制 | 第56-58页 |
3.5 采用XML技术 | 第58-6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4 系统关键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2-88页 |
4.1 基于Socket的文件传送 | 第62-69页 |
4.1.1 连接模式的选择 | 第62-64页 |
4.1.2 套接字模式的选择 | 第64-68页 |
4.1.3 文件传送的实现 | 第68-69页 |
4.2 控制端用户界面设计 | 第69-76页 |
4.2.1 用户界面研究 | 第70-72页 |
4.2.2 用户界面的实现 | 第72-76页 |
4.3 远程控制 | 第76-80页 |
4.3.1 远程控制概述 | 第76-78页 |
4.3.2 远程控制的实现 | 第78-80页 |
4.4 被控端程序的远程自动安装 | 第80-87页 |
4.4.1 NetBIOS与IPC | 第80-83页 |
4.4.2 远程自动安装的实现 | 第83-8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