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46页 |
·纳米材料及其特性 | 第10-13页 |
·纳米材料 | 第10-11页 |
·纳米材料的特性 | 第11-13页 |
·富勒烯简介 | 第13-20页 |
·C_(60) | 第13-15页 |
·碳纳米管 | 第15-18页 |
·洋葱状富勒烯 | 第18-20页 |
·OLFs的制备 | 第20-26页 |
·电弧放电法 | 第20-22页 |
·电子束辐照法 | 第22-23页 |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23-24页 |
·碳离子束注入法 | 第24页 |
·机械球磨法 | 第24-25页 |
·真空热处理法 | 第25页 |
·其他方法 | 第25-26页 |
·富勒烯的提纯 | 第26-28页 |
·C_(60)的提纯 | 第26-27页 |
·碳纳米管的提纯 | 第27-28页 |
·富勒烯的化学修饰 | 第28-38页 |
·C_(60)的化学修饰 | 第28-31页 |
·富勒醇的合成 | 第31-33页 |
·碳纳米管的化学修饰 | 第33-38页 |
·OLFs的结构表征 | 第38-41页 |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第38-39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9页 |
·热重(TG-DTG)分析 | 第39-40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40页 |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40页 |
·红外光谱(FT-IR) | 第40-41页 |
·拉曼散射(Raman speotroscopy) | 第41页 |
·洋葱状富勒烯及其复合物的性能 | 第41-43页 |
·OLFs的应用前景 | 第43-44页 |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44-46页 |
第二章 洋葱状富勒烯的制备 | 第46-53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6-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48-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2页 |
·不同工艺条件对 OLFs石墨化程度和催化剂活性组分粒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载气种类对 OLFs形成的影响 | 第50-51页 |
·碳源对 OLFs形成的影响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洋葱状富勒烯的提纯 | 第53-61页 |
·引言 | 第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3-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0页 |
·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 | 第55-57页 |
·热重分析 | 第57-59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洋葱状富勒烯的化学修饰 | 第61-77页 |
·引言 | 第61页 |
·实验部分 | 第61-64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61-63页 |
·实验方法 | 第63-64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5页 |
·OLFs与钾在甲苯中回流后的产物表征 | 第64-70页 |
·OLFs与 KOH熔融盐反应后的产物表征 | 第70-75页 |
·小结 | 第75-7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