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等教育与经济非均衡发展研究
引言 | 第1-12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 已有研究及本文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6页 |
(一) 区域及区域教育 | 第12页 |
(二) 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 | 第12-13页 |
(三) 经济发展 | 第13-14页 |
(四) 均衡与非均衡发展 | 第14-15页 |
(五) 正相关与负相关 | 第15-16页 |
二、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及量化分析 | 第16-22页 |
(一) 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概况 | 第16-17页 |
(二) 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量化分析 | 第17-22页 |
1. 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 | 第17-18页 |
2. 衡量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经济指标 | 第18-22页 |
三、陕西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量化分析 | 第22-29页 |
(一) 陕西省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 第22-23页 |
(二) 陕西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量化分析 | 第23-29页 |
1. 评价指标选择 | 第23-25页 |
2. 陕西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量化分析 | 第25-29页 |
四、陕西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 第29-35页 |
(一) 陕西省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 | 第31-32页 |
(二) 陕西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32-35页 |
五、陕西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因素分析 | 第35-46页 |
(一) 陕西省高等教育超前发展成因探析 | 第35-41页 |
1. 政治、政策因素影响陕西省高等教育的发展 | 第36-39页 |
2. 人口因素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影响 | 第39-41页 |
(二) 陕西省经济水平制约高等教育发展 | 第41-43页 |
1. 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 第41-42页 |
2. 科技实力与经济发展实际错位 | 第42-43页 |
3.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环境 | 第43页 |
(三) 高等教育自身缺陷制约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第43-46页 |
1. 高校专业设置 | 第43-44页 |
2. 生源质量和教学设施设备 | 第44页 |
3. 高校布局 | 第44-46页 |
六、陕西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 | 第46-51页 |
(一) 陕西省高等教育发展与地区经济的适切性 | 第46-47页 |
(二) 树立合理的社会经济发展观 | 第47-49页 |
(三) 构建陕西省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 第49-51页 |
1. 努力探索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 | 第49页 |
2. 正确定位高等院校,优化专业结构 | 第49-50页 |
3. 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 第50-51页 |
总结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