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我国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性监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9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第12-17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2-15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5-17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7页
     ·研究思路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可能创新之处第17-19页
第二章 我国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性监管分析第19-26页
   ·我国农村信用社资本监管的发展历程第19-20页
   ·我国农村信用社资本监管的缺陷分析第20-25页
     ·资本监管指标体系分析第20-22页
     ·资本充足标准存在的问题第22-23页
     ·资本监管方法第23-24页
     ·资本监管的相关政策分析第24-25页
   ·影响我国农村信用社资本监管的制约因素第25-26页
     ·对农信社资本充足监管缺乏足够的重视第25页
     ·偏低的资本充足率制约了资本监管的实施第25页
     ·缺少有效的资本监管方法第25页
     ·政策扭曲导致资本监管的低效性第25-26页
第三章 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性监管国际比较第26-35页
   ·合作金融组织体系第26-29页
     ·美国农业信用合作体系第26-27页
     ·德国合作银行体系第27-28页
     ·日本合作金融的管理体制第28-29页
   ·合作金融资本监管模式第29-33页
     ·监管主体第29页
     ·资本充足监管第29-32页
     ·资本监管的外部环境第32-33页
   ·合作金融资本监管借鉴第33-35页
第四章 我国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分析第35-40页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第35-37页
     ·农信社的信贷环境第35页
     ·农信社的经营目标第35-36页
     ·农信社的资产质量第36页
     ·农信社的资本状况第36-37页
   ·资本充足要求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第37-38页
     ·资本充足要求对农信社风险资产的影响第37页
     ·资本充足要求对农信社贷款供给的影响第37-38页
   ·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标准的确定第38-40页
第五章 我国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性监管模式第40-47页
   ·监管主体第40-42页
   ·监管方法第42-44页
     ·实施分类监管第42页
     ·建立内部评级体系和内部风险模型第42-44页
     ·建立全面的监管信息系统第44页
   ·监管指标体系第44-46页
     ·资本充足性监管的辅助指标第44-45页
     ·资本充足性的评价方法第45-46页
   ·监管程序与措施第46-47页
第六章 我国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性监管对策第47-53页
   ·加强合作金融法制建设,实行依法监管第47页
   ·资本充足监管和风险资产监管相配合第47-49页
     ·实行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第47-48页
     ·提高管理水平,降低风险资产第48-49页
     ·转变经营思路,发展中间业务第49页
   ·资本充足监管与市场约束相结合第49-50页
     ·信息披露第49-50页
     ·发行次级债第50页
   ·实行政策优惠,提高农信社的资本充足比率第50-53页
     ·贷款损失准备优惠政策第51页
     ·存款准备金优惠政策第51页
     ·税收优惠政策第51-52页
     ·政府注资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作者简介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拉曼光谱研究抗癌药物与DNA及肺癌细胞的相互作用
下一篇:区域城乡互动机制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以大西安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