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8页 |
| ·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聚合(RAFT)技术及其机理 | 第11-16页 |
| ·活性自由基聚合简介 | 第11-14页 |
| ·RAFT聚合的机理 | 第14-16页 |
| ·RAFT聚合的动力学 | 第16-19页 |
| ·阻聚效应(Retardation Effect) | 第16-19页 |
| ·诱导现象(Induction/Inhibition) | 第19页 |
| ·RAFT聚合条件和聚合过程 | 第19-20页 |
| ·RAFT聚合的可聚合单体 | 第20-26页 |
| ·可聚合单体的分类 | 第20-24页 |
| ·关于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特殊性 | 第24-26页 |
| ·RAFT聚合方法合成的聚合物结构 | 第26-27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基本内容 | 第27-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8页 |
| 第二章 RAFT聚合阻聚动力学的探讨——链转移剂的热分解 | 第38-62页 |
| ·前言 | 第38-39页 |
| ·CDB的热分解以及对聚合体系的影响 | 第39-45页 |
| ·CDB的合成与表征 | 第39-42页 |
| ·CDB的热分解对苯乙烯RAFT聚合体系的影响 | 第42-45页 |
| ·PMMA大分子链转移剂的热分解以及对聚合体系的阻聚影响 | 第45-54页 |
| ·PMMA大分子链转移剂的热分解实验及结果表征 | 第45-49页 |
| ·PMMA大分子链转移剂的热分解对MMA聚合体系的阻聚影响 | 第49-52页 |
| ·MMA的"高温"RAFT聚合 | 第52-54页 |
| ·EPDB作为PMMA大分子链转移剂的模型化合物的热分解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第三章 RAFT方法在端基官能化上的应用——氨解反应 | 第62-90页 |
| ·前言 | 第62-63页 |
| ·不同结构聚合物的氨解反应的结果比较 | 第63-69页 |
| ·PMMA与PS的GPC结果比较 | 第63-66页 |
| ·其他结构的聚合物氨解反应 | 第66-69页 |
| ·PMMA1500氨解产物的端基结构——多取代硫代戊内酯(thiolactone) | 第69-83页 |
| ·PMMA1500氨解产物端基结构表征 | 第69-77页 |
| ·硫代戊内酯特殊端基形成的机理 | 第77-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 第四章 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结构设计与合成 | 第90-111页 |
| ·前言 | 第90-92页 |
| ·实验部分 | 第92-98页 |
| ·材料和试剂 | 第92-93页 |
| ·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93-94页 |
| ·单体合成 | 第94-96页 |
| ·均聚物合成表征以及动力学数据取样测试 | 第96页 |
| ·共聚物合成表征及动力学测试 | 第96-97页 |
| ·含DMAEMA单元的聚合物的季铵化反应 | 第97-98页 |
| ·数据表征与结果讨论 | 第98-106页 |
| ·均聚物PCCBEMA | 第98-99页 |
| ·两嵌段共聚物P(L-b-D) | 第99-103页 |
| ·无规共聚物PLD | 第103-104页 |
| ·复杂两嵌段共聚物PLD-b-PCD和PLE-b-PCE | 第104-10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1页 |
| 第五章 几种合成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 第111-133页 |
| ·引言 | 第111页 |
| ·P(L-b-D)(+)两嵌段共聚物的溶液自组装性能 | 第111-114页 |
| ·PLD(+)—mid-tail型聚皂(polysoap) | 第114-117页 |
| ·PCD(+)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 第117-126页 |
| ·LCST特性 | 第117-121页 |
| ·相分离和二次相分离 | 第121-1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7-133页 |
| 作者简历 | 第133-134页 |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4-135页 |
| 致谢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