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替代国制度”概述 | 第11-13页 |
第一节 正常价值 | 第11页 |
第二节 替代国制度的概念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替代国制度的危害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 第13-28页 |
第一节 “非市场经济国家”理论的思考 | 第13-14页 |
第二节 GATT“非市场经济”规则 | 第14-17页 |
第三节 《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 条 | 第17-20页 |
第四节 各国市场经济标准的制定及实施 | 第20-28页 |
一、美国 | 第21-23页 |
二、欧盟 | 第23-26页 |
三、其他发达国家 | 第26页 |
四、发展中国家 | 第26-27页 |
五、对市场经济标准适用的质疑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替代国制度的内容 | 第28-33页 |
第一节 如何选择替代国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如何确定非市场经济国家产品的正常价值 | 第30-31页 |
第三节 替代国制度下的差别税率政策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对替代国制度的几点评价 | 第33-37页 |
第一节 对我国适用替代国制度是不合理的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替代国制度的实际操作无据可依,违背公平原则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替代国的选择缺乏透明度,也充满了随意性 | 第35-36页 |
第四节 替代国制度本身存在固有缺陷,终将被时代抛弃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应对替代国制度的几点设想 | 第37-45页 |
第一节 实施适宜的出口战略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尽力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 第38-40页 |
第三节 有策略地积极应诉 | 第40-41页 |
第四节 通过政府间谈判施加积极影响 | 第41-42页 |
第五节 争取充分利用WTO 争端解决机制维护合法权益 | 第42-43页 |
第六节 运用反倾销手段抵制不公平贸易体制的冲击 | 第43-44页 |
第七节 建立有效的“四位一体”的预警应对机制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