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6页 |
1.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9页 |
2.复杂储层识别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3.研究内容和技术思路 | 第12-16页 |
第1章 目的层段沉积相、层序地层及储层特征 | 第16-46页 |
·目的层段(三叠系)地层概述 | 第16-18页 |
·目的层段(三叠系)沉积模式沉积相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 第18-30页 |
·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域特征对储集层发育的影响 | 第30-41页 |
·区域构造、沉积、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分析 | 第41-46页 |
第2章 地震地层学及地震相研究 | 第46-57页 |
·地震层序的划分 | 第46-49页 |
·地震相划分及分析 | 第49-57页 |
第3章 相控技术研究 | 第57-84页 |
·概述 | 第57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57-58页 |
·相控方法原理 | 第58-71页 |
·相控采用的计算技术 | 第71-75页 |
·实现方法步骤 | 第75-79页 |
·相控资料的处理与解释 | 第79-82页 |
·相控的主要成果 | 第82页 |
·相控技术结论 | 第82-84页 |
第4章 地震反演研究 | 第84-96页 |
·地震反演的发展历程 | 第84页 |
·地震反演方法 | 第84-87页 |
·常规反演软件适用性研究 | 第87-88页 |
·波阻抗反演流程 | 第88-93页 |
·波阻抗反演结果分析 | 第93-96页 |
第5章 利用地震属性进行复杂储层识别及预测 | 第96-105页 |
·概述 | 第96页 |
·地震属性分析的原理及方法 | 第96-104页 |
·多属性分析 | 第104-105页 |
第6章 AVO正反演分析技术 | 第105-125页 |
·AVO分析发展历程 | 第105页 |
·含气储层与非含气储层AVO正演特征 | 第105-111页 |
·AVO模型模拟及属性参数剖面 | 第111-118页 |
·预处理 | 第118页 |
·AVO属性处理 | 第118-125页 |
第7章 储层识别综合分析 | 第125-135页 |
·储层综合识别的原则 | 第125-126页 |
·川东南地区储层综合识别及预测 | 第126-132页 |
·研究区有利储集层平面区块划分及评价 | 第132-135页 |
第8章 结论与认识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