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体中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2-21页 |
1.样品采集 | 第12-13页 |
2.培养基和试剂 | 第13-16页 |
·计数用培养基 | 第13-15页 |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用培养基 | 第15页 |
·微生物生理群计数用试剂 | 第15页 |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用试剂 | 第15-16页 |
·分子鉴定用试剂 | 第16页 |
3.主要仪器设备 | 第16页 |
4.各功能菌群的计数 | 第16-18页 |
·氨利用菌的计数 | 第16-17页 |
·磷分解菌的计数 | 第17-18页 |
·纤维素分解菌的计数 | 第18页 |
5.优势菌的分离 | 第18-19页 |
·氨化细菌和固氮细菌的分离 | 第18页 |
·硝酸盐还原菌和脱氮菌的分离 | 第18页 |
·磷细菌的分离 | 第18-19页 |
6.菌株的菌种鉴定 | 第19页 |
·菌株细胞形态观察 | 第19页 |
·菌株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 | 第19页 |
·基于16S rDNA序列比较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19页 |
7.统计分析 | 第19-20页 |
·异养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第19-20页 |
·方差分析 | 第20页 |
8.磷分解菌释磷能力的测定 | 第20-21页 |
结果 | 第21-41页 |
1.运河水体中功能微生物的时空变化 | 第21-29页 |
·水体中氮利用菌的时空分布 | 第21-26页 |
·水体中磷分解菌的时空分布 | 第26-27页 |
·水体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时空分布 | 第27-29页 |
2.优势异养菌群的鉴定 | 第29-32页 |
·异养细菌的形态特征 | 第29-30页 |
·异养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 | 第30页 |
·异养细菌的分子鉴定 | 第30-32页 |
·异养细菌的群落多样性 | 第32页 |
3.其他优势菌的分子鉴定 | 第32-36页 |
·固氮菌的分子鉴定 | 第32-34页 |
·硝酸盐还原菌的分子鉴定 | 第34页 |
·磷分解菌的分子鉴定 | 第34-36页 |
4.优势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36-39页 |
·异养细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36页 |
·固氮菌和硝酸盐还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36-37页 |
·磷分解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37-39页 |
5.磷分解菌的释磷能力 | 第39-41页 |
讨论 | 第41-47页 |
1.运河杭州段水污染的特征及治理概况 | 第41-42页 |
2.功能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 第42页 |
3.运河的氮素循环和氮利用菌 | 第42-44页 |
4.运河的富营养化和磷分解菌 | 第44-45页 |
5.运河的碳素循环和纤维素分解菌 | 第45-46页 |
6.功能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 | 第46-47页 |
综述 | 第47-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