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自白任意性规则的基本范畴 | 第8-19页 |
一、自白含义的比较法考察 | 第8-13页 |
二、关于任意性的含义 | 第13-14页 |
三、与自白相关的几个概念之分析 | 第14-19页 |
(一) 自认 | 第14-15页 |
(二) 口供与供述 | 第15-17页 |
(三) 有罪答辩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自白任意性规则的确立与擅变 | 第19-33页 |
一、英美法系国家自白任意性规则的形成与发展 | 第19-26页 |
二、英美法系国家自白任意性规则的成因分析 | 第26-27页 |
(一) 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的价值观 | 第26页 |
(二) 遏制警察的非正当行为 | 第26页 |
(三) 陪审团审判 | 第26-27页 |
(四) 维持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的适当平衡 | 第27页 |
三、大陆法系国家有关自白任意性规则的理论、立法与实践 | 第27-30页 |
四、其他国家刑事诉讼中的自白任意性规则 | 第30页 |
五、联合国公约中有关自白任意性的规定 | 第30-31页 |
六、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自白任意性规则的价值分析 | 第33-42页 |
一、自白任意性规则的实体法价值 | 第33-35页 |
二、自白任意性规则的程序价值 | 第35-38页 |
(一) 维护被告人诉讼主体的地位 | 第36-37页 |
(二) 对被告人的权利保护 | 第37-38页 |
(三) 对取证活动的制约与影响 | 第38页 |
三、自白任意性规则的价值权衡与选择 | 第38-42页 |
第四章 自白任意性的程序保障 | 第42-58页 |
一、讯问规制规则 | 第42-49页 |
(一) 讯问程序的启动 | 第42-43页 |
(二) 讯问方法 | 第43-46页 |
(三) 讯问的时间、地点 | 第46-48页 |
(四) 讯问过程和结果的固定 | 第48-49页 |
二、权利保障规则 | 第49-58页 |
(一) 讯问前的权利告知 | 第49-52页 |
(二) 获得律师帮助 | 第52-58页 |
第五章 审查自白任意性的操作程序 | 第58-67页 |
一、提起审查的主体 | 第59-60页 |
二、提出任意性争议的时机及后果 | 第60-62页 |
(一) 审前动议 | 第60-61页 |
(二) 当庭异议 | 第61页 |
(三) 证据裁定程序 | 第61-62页 |
三、对自白任意性的证明 | 第62-65页 |
四、警察出庭作证制度 | 第65-67页 |
第六章 自白任意性规则与中国刑事诉讼 | 第67-98页 |
一、中国司法实务景况的考察与检讨 | 第67-71页 |
二、中国确立自白任意性规则的可行性分析 | 第71-77页 |
三、中国确立自白任意性规则的总体设想 | 第77-97页 |
(一) 原则确立 | 第77-80页 |
(二) 制度设计 | 第80-93页 |
(三) 观念更新 | 第93-97页 |
四、小结 | 第97-9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98-108页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108-110页 |
后记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