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表 | 第1-11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40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汉坦病毒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 第13-24页 |
·汉坦病毒(HV)的基因组及编码产物 | 第13-14页 |
·汉坦病毒感染后诱导的免疫应答 | 第14页 |
·汉坦病毒(HV)的分型 | 第14-15页 |
·汉坦病毒(HV)的传播途径 | 第15-16页 |
·汉坦病毒(HV)在全球的流行近况 | 第16-19页 |
·HFRS和HPS临床表现 | 第19-21页 |
·我国对HFRS防治策略 | 第21-23页 |
·对HFRS的常规治疗原则和经验 | 第23页 |
·汉坦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和应用 | 第23-24页 |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 第24-36页 |
·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 | 第25-29页 |
·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独具优势 | 第29-33页 |
·转基因动物研究的应用 | 第33-36页 |
·转基因动物生产抗体 | 第36-4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40-67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材料 | 第40-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67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67-82页 |
引言 | 第67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7-70页 |
·HFRS糖蛋白G2抗体基因轻链和重链乳腺表达载体构建策略 | 第67-69页 |
·表达载体的获得及鉴定 | 第69-70页 |
·轻链表达载体加新霉素标记基因 | 第70页 |
·转基因小鼠模型建立及相关检测 | 第70-76页 |
·双基因共显微注射法生产转基因小鼠 | 第70-71页 |
·转基因小鼠PCR检测 | 第71-72页 |
·转基因小鼠传代 | 第72-73页 |
·转基因小鼠的Southern blotting检测 | 第73-74页 |
·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转基因小鼠的乳中rHMAbs的表达 | 第74页 |
·Western blot检测转基因小鼠的乳中rHMAbs的表达 | 第74-75页 |
·ELISA确定rHMAbs的表达量 | 第75-76页 |
·人重组抗体(rHMAbs)的活性检测 | 第76-78页 |
·免疫荧光(IFA)法验证rHMAbs的结合特异性 | 第76-77页 |
·微量荧光减少法体外中和实验检测rHMAbs中和病毒的能力 | 第77-78页 |
·人重组抗体(rHMAbs)通过哺乳对后代小鼠保护的研究 | 第78-82页 |
·检测rHMAbs在转基因小鼠后代乳鼠血清中的存在 | 第78-79页 |
·分析rHMAbs在转基因小鼠后代乳鼠血清中的分子量变化 | 第79-80页 |
·分析rHMAbs在转基因小鼠后代乳鼠血清中的活性 | 第80-82页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第82-88页 |
引言 | 第82页 |
·关于表达载体 | 第82-83页 |
·转基因表达载体的调控元件分析 | 第82-83页 |
·转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 第83页 |
·关于转基因小鼠 | 第83-86页 |
·双基因共注射获得转基因小鼠 | 第83-84页 |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小鼠基因组中的整合效率 | 第84页 |
·转基因小鼠传代 | 第84-85页 |
·rHMAbs在转基因小鼠乳中表达 | 第85-86页 |
·转基因鼠乳中人重组抗体(rHMAbs)的活性 | 第86-87页 |
·rHMAbs的结合特异性 | 第86页 |
·rHMAbs的中和活性 | 第86-87页 |
·rHMAbs对后代乳鼠的保护 | 第87页 |
·重组抗体分子量变化的分析 | 第87-8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附录:载体构建过程中的重要测序结果 | 第100-105页 |
个人简历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