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构造地质学论文--构造运动论文

桂北河池—宜山断裂带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绪论第1-13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3-20页
 第一节 区域构造位置第13页
 第二节 构造格架第13-15页
 第三节 地层第15-20页
第二章 断裂带基本构造特征第20-39页
 第一节 断裂带一般特征第20-21页
 第二节 断裂带地表变形特征第21-30页
 第三节 地球物理场与深层构造特征第30-33页
 第四节 断裂带的控相特征第33-39页
第三章 断裂带几何学分析第39-52页
 第一节 断裂带的结构第39-42页
 第二节 断裂带的构造样式与展布第42-47页
 第三节 构造样式在垂向和纵向上的变化与调节第47-52页
第四章 断裂带运动学分析第52-70页
 第一节 平衡剖面与断裂带运动学模式第52-56页
 第二节 平衡剖面复原与缩短量第56-60页
 第三节 断裂带构造演化模式第60-70页
第五章 构造变形场与应力场第70-85页
 第一节 构造运动、构造层与构造期的划分第70-71页
 第二节 构造叠加第71-74页
 第三节 构造应力场第74-85页
第六章 断裂带构造演化及地球动力学探讨第85-95页
 第一节 加里东期断裂带初始形成阶段第85-86页
 第二节 海西-早印支期断裂带伸展裂陷阶段第86-89页
 第三节 晚印支-喜马拉雅期构造反转-挤压变形阶段第89-95页
第七章 断裂带构造与油气的关系第95-105页
 第一节 基本油气地质条件第95-99页
 第二节 断裂带构造与油气的关系第99-105页
结论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0页
个人简历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镇县农业产业化实现途径研究
下一篇:SLF/ELF观测系统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