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社会行政的提出——对于公共行政的内涵与性质的反思 | 第9-19页 |
一、从几个案例谈起 | 第9-12页 |
(一) 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 | 第9-11页 |
(二) 广州吉利足球俱乐部诉中国足协案 | 第11页 |
(三) 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诉中国足协案 | 第11-12页 |
二、公共行政的内涵与我国学者的认识 | 第12-16页 |
三、公共行政的性质与社会行政的提出 | 第16-19页 |
第二章 社会行政的源与流——国内外公共行政发展的不同路径与现代公共行政理念的形成 | 第19-35页 |
一、中国古代“公私”观念的演变与我国公共行政理念的沉疴痼疾 | 第19-27页 |
二、西方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社会行政理念之形成 | 第27-35页 |
第三章 社会行政的理论与制度建构——从公共行政与私人行政界分的角度 | 第35-57页 |
一、公共行政与私人行政的界分标准与社会行政的建构 | 第35-45页 |
(一) 主体标准 | 第36-39页 |
(二) 目的标准 | 第39-41页 |
(三) 手段标准 | 第41-42页 |
(四) 其他标准 | 第42-45页 |
二、社会行政的内涵、特征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45-49页 |
(一) 社会行政的内涵与分类 | 第46页 |
(二) 社会行政的特征 | 第46-47页 |
(三) 社会行政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47-49页 |
三、关于社会行政的法律制度 | 第49-57页 |
(一) 国外的经验 | 第49-51页 |
(二) 我国社会行政的法律治理 | 第51-57页 |
结束语 | 第57-60页 |
参考书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