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脱硫与固硫论文

新型烟气同时脱硫脱氮高活性吸收剂开发研究

中文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3-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研究背景第7-8页
   ·国内外同时烟气脱硫脱氮技术现状第8-9页
     ·国外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技术第8页
     ·国内同时烟气脱硫脱氮技术第8-9页
   ·高活性吸收剂开发研究现状第9-11页
     ·美国对高活性吸收剂开发研究第9-11页
     ·日本对高活性吸收剂的研究第11页
   ·研究内容和目的第11-13页
第二章 吸收剂制备机理第13-20页
   ·火山灰反应机理第13-19页
     ·粉煤灰火山灰反应的动力学研究第14-19页
       ·试样及试验方法第14-15页
       ·试验结果和讨论第15-19页
   ·分子筛合成机理第19页
   ·提高吸收剂活性的方法第19-20页
第三章 高活性吸收剂的制备第20-37页
   ·高活性吸收剂制备的实验方法第20-23页
     ·制备原料及仪器第20页
     ·制备方案第20-23页
       ·氧化添加剂的选择第20页
       ·湿法制备吸收剂方法第20-21页
       ·干法制备吸收剂方法第21-22页
       ·实验流程及方法第22-23页
   ·吸收剂制备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3-29页
     ·Ca/(S+N)的定义及脱除效率的计算方法第23页
     ·氧化添加剂选择结果第23-24页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4-26页
     ·管道喷射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6-29页
       ·不同研磨方式吸收剂研磨时间的影响第26-27页
       ·粉煤灰/Ca(OH)_2的质量比的影响第27页
       ·氧化型添加剂含量的影响第27-28页
       ·灰种的影响第28-29页
     ·干法最佳吸收剂制备条件的确定第29页
   ·脱硫脱氮条件选择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9-32页
     ·SO_2和NOX浓度对脱除效率的影响第29-30页
     ·固体颗粒物浓度和钙硫氮比对脱硫脱氮的影响第30-31页
     ·反应温度对脱硫脱氮的影响第31-32页
     ·不同烟气湿度对脱硫脱氮的影响第32页
   ·管道喷射实验SO_2、NOx的吸收特性第32-34页
   ·干法制备吸收剂脱硫脱氮效果平行实验第34-35页
   ·干湿法制备吸收剂的比较第35-37页
第四章 高活性吸收剂特性分析及脱硫脱氮机理研究第37-44页
   ·高活性吸收剂特性分析第37-40页
     ·密度、堆积密度、粒径分布第37页
     ·吸收剂的扫描电镜分析第37-40页
       ·粉煤灰与吸收剂的对比分析第38页
       ·吸收剂与反应产物对比分析第38-40页
   ·高活性吸收剂脱硫脱氮机理第40-44页
     ·吸收及吸附理论第40页
     ·吸附及吸收过程第40-41页
     ·氧化理论第41页
     ·相互促进机理第41页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脱氮过程机理分析第41-44页
第五章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脱氮实验第44-53页
   ·烟气循环流化床实验系统简介第44-47页
     ·模拟烟气发生装置第44页
     ·烟气循环流化床主体第44-45页
     ·气固分离系统第45页
     ·增湿系统第45-46页
     ·加料系统第46页
     ·物料消化系统第46页
     ·测量系统第46-47页
     ·控制系统第47页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脱氮实验第47-49页
     ·实验概述第47-48页
     ·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除SO_2、NOx效率实验第48-49页
   ·反应产物分析和利用途径第49-50页
     ·反应产物分析第49页
     ·反应产物的利用途径第49-50页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脱氮经济评价第50-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元杂剧叙事的抒情化特征
下一篇:Survivin、P53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