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池及其充放电管理系统
第一章 引言 | 第1-18页 |
1.1 研究智能电池、智能充电器及其网络化的意义 | 第8-9页 |
1.2 电池及其分类和工作原理 | 第9-13页 |
1.2.1 燃料电池 | 第10页 |
1.2.2 太阳能电池 | 第10页 |
1.2.3 普通化学电池~[5] | 第10-11页 |
1.2.4 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 | 第11-13页 |
1.3 镍铬、镍氢及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 第13-15页 |
1.3.1 镍镉电池的主要特性 | 第13-14页 |
1.3.2 镍氢电池的主要特性 | 第14页 |
1.3.3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电特性 | 第14-15页 |
1.4 智能电池的发展及现状 | 第15-17页 |
1.4.1 国外智能电池状况 | 第15-16页 |
1.4.2 国内智能电池的状况 | 第16-17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智能电池的设计 | 第18-40页 |
2.1 智能电池的组成分析 | 第18-19页 |
2.2 智能电池的电池管理电路设计 | 第19-30页 |
2.2.1 管理电路芯片的选择 | 第19-21页 |
2.2.2 管理电路的组成原理 | 第21-22页 |
2.2.3 电池信息的采集 | 第22-24页 |
2.2.4 电池状态参数的计算 | 第24-27页 |
2.2.5 采集信息的存储 | 第27-30页 |
2.3 智能电池信息显示电路设计 | 第30-40页 |
2.3.1 显示电路主控芯片的选择 | 第30-34页 |
2.3.2 显示控制电路对电池信息的采集 | 第34-38页 |
2.3.3 智能电池的信息显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分析 | 第40-57页 |
3.1 智能充电器的构成 | 第40-41页 |
3.2 充电电路的设计 | 第41-48页 |
3.2.1 恒压/恒流源电路~[22] | 第41-44页 |
3.2.2 数字电位计 MAX5434 | 第44-46页 |
3.2.3 充放电模块的分析与设计 | 第46-48页 |
3.3 自动控制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 第48-52页 |
3.3.1 与电池的智能接口 | 第48页 |
3.3.2 充放电控制电路硬件设计 | 第48-51页 |
3.3.3 智能充电原理 | 第51-52页 |
3.4 智能充电器的信息显示设计 | 第52-54页 |
3.4.1 I/O口扩展芯片 PCF8574 | 第52-53页 |
3.4.2 EEPROM扩展芯片 AT24C16 | 第53页 |
3.4.3 信息显示原理 | 第53-54页 |
3.5 标准 RS232接口 | 第54-57页 |
3.5.1 RS232接口电路~[29][30] | 第54页 |
3.5.2 MAX202芯片介绍 | 第54-56页 |
3.5.3 RS232接口电路实现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数据采集站的设计 | 第57-65页 |
4.1 据采集站组成原理 | 第57-58页 |
4.1.1 数据采集站的作用 | 第57页 |
4.1.2 数据采集站的组成框图 | 第57-58页 |
4.2 串口扩展的实现 | 第58-61页 |
4.2.1 串口扩展芯片 SP2538 | 第58-61页 |
4.2.2 多串口扩展的实现 | 第61页 |
4.3 数据采集站的海量存储 | 第61-62页 |
4.4 数据采集站与互联网接口设计 | 第62-65页 |
第五章 总结及问题讨论 | 第65-67页 |
5.1 总结 | 第65-66页 |
5.2 问题讨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