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论文--国有资产管理与评估论文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产权明晰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32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3-15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30页
     ·理论研究综述第16-23页
     ·外国实证研究综述第23-25页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产权改革的试点研究及评价第25-30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30-32页
第2章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产权明晰基本理论第32-51页
   ·企业国有资产的界定第32-37页
     ·全民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第33-34页
     ·集体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第34页
     ·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第34-35页
     ·股份制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第35-37页
   ·现代产权理论研究第37-50页
     ·产权的定义、种类和功能第37-40页
     ·界定产权、产权明晰与产权制度第40-43页
     ·产权起源模型第43-45页
     ·私有产权对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第45-48页
     ·现代产权理论分析框架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3章 产权界定的博弈分析第51-71页
   ·公共产权转变为私有产权的界定第52-53页
   ·产权界定的动态博弈分析第53-67页
     ·模型中政府行为偏好的说明第53-54页
     ·对所构建模型的说明第54-55页
     ·博弈模型的构建第55-61页
     ·博弈模型的均衡(解)第61-67页
   ·结论性评述第67-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4章 我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产权明晰改革演绎第71-98页
   ·我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产权分析第71-74页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特征第71-72页
     ·放权让利改革的产权分析第72-73页
     ·公司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第73-74页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产权营运分析第74-81页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产权缺欠第74-77页
     ·产权缺欠条件下的企业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分析第77-79页
     ·资本市场对企业国有资产产权运营的影响较弱第79页
     ·国有企业“三会”监督不到位第79-81页
   ·上市国有企业产权实证分析第81-97页
     ·我国资本市场的萌生第81-82页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第82-92页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产权分析第92-95页
     ·结论第95-97页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5章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产权明晰改革的新思路第98-122页
   ·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实现所有者到位第98-106页
     ·变“国家所有、分级管理”为“分级所有,分级管理”第98-100页
     ·重构国有资产经营体系第100-104页
     ·解决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缺位的途径和方法第104-106页
   ·实现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结构的多元化第106-109页
     ·降低国有股比重,增加法人持股主体比重第106-107页
     ·培养以各种基金组织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第107页
     ·以高负债企业的债务重组进行股权结构多元化第107-108页
     ·应以吸收民间资本和公民个人股为主,真正实现股权多元化第108页
     ·设置优先股,改变国有股股性第108页
     ·实行经营者持股制度、技术人员持股第108-109页
     ·设立职工表决股或推行职工持股制度,有效限制内部人控制第109页
   ·建立有效的国有产权市场交易机制,增强国有资本置换力第109-114页
     ·明晰产权,为企业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奠定基础第110页
     ·优化政府经济行为,为产权转让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第110-111页
     ·尽快建立合理的国有资产评估体系第111-112页
     ·完善企业产权转让的法制环境,促进国有企业产权转让规范化第112页
     ·促进资本市场建设,推进企业产权转让进程第112-113页
     ·培育和拓展中介市场和有形产权交易市场,为产权转让提供良好的交易平台第113-114页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有企业产权转让解除后顾之忧第114页
   ·构建全新的国有资产经营人员的报酬制度第114-119页
     ·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经营者的报酬文化第114-115页
     ·国有资产经营者和监督者报酬制度的核心是“按业绩付酬”第115-116页
     ·应该采用“绝对业绩”和“相对业绩”相结合的评价指标选择方法第116-117页
     ·在报酬制度中引入“效率工资”原则,强化经营者的自我约束第117-118页
     ·必须建立一切国有资产经营者与监督者的“递延报酬”制度第118-119页
   ·产权改革与企业管理创新第119-121页
     ·产权明晰是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第119页
     ·管理创新是搞好产权改革的重要保障第119-120页
     ·必须把产权改革与管理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第120-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第6章 CT集团公司国有资产理产权明晰实施情况第122-142页
   ·CT集团有限公司国有资产管理产权明晰改革方案第122-125页
     ·CT集团公司基本情况第122-124页
     ·CT集团公司实施产权明晰改革的必要性第124页
     ·CT集团公司实施产权明晰的可行性分析第124-125页
     ·产权明晰经营方式第125页
   ·CT集团公司的国有资产管理产权明晰实施情况第125-130页
     ·建立与新体制相适应的组织管理结构第126页
     ·产权明晰的实施办法和具体措施第126-127页
     ·CT集团公司实施产权经营承担的义务第127-128页
     ·CT集团公司实施产权经营享有的权利第128-129页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及保证措施第129-130页
   ·CT集团公司的国有资产管理产权明晰成功案例第130-134页
   ·CT集团公司实施国有资产管理产权明晰的成功经验第134-136页
   ·CT集团公司国有资产管理产权明晰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136-141页
 本章小结第141-142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42-150页
   ·全文总结第142-144页
   ·研究展望第144-150页
     ·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第144-146页
     ·研究展望第146-15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50-158页
致谢第158-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乙烯利(CEPA)诱导荔枝新梢落叶机理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基于小波变换的周期信号的特征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