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知名形象商品化权研究

导论第1页
第一部分 历史沿革第9-13页
 一、知名形象商品化的沿革第9-11页
  (一) 形象、知名形象商品化的含义第9-10页
  (二) 知名形象商品化发展第10-11页
 二、知名形象商品化权的沿革第11-13页
  (一) 美国知名形象分立保护模式的形成第11-12页
  (二) 英国与日本第12页
  (三) 我国司法保护实践状况第12页
  (四) 国际方面第12-13页
第二部分 经济学与发生学上的分析第13-16页
 一、从营销心理学上的分析第13-15页
  (一) 心理学理论基础第13页
  (二) 两大心理过程之信息系统观:知名形象商品化生成机理第13-15页
 二、商品化权的对象即知名形象的特点第15页
 三、经济价值分析第15-16页
第三部分 客体与产权界定论第16-25页
 一、客体论第16-19页
  (一) 客体第16-17页
  (二) 知名形象的彰显载体第17-19页
  (三) 客体与载体关系之信息系统观第19页
 二、产权界定理论第19-25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9-20页
  (二) 法经济学理论第20-22页
  (三) 应当界定第22-24页
  (四) 界定给谁第24-25页
第四部分 主体论第25-29页
 一、主体及其分类第25-26页
 二、成为主体的法律事实根据第26页
 三、主体界定第26-28页
  (一) 单纯型主体的界定第27页
  (二) 复合型主体的界定第27-28页
 四、个人形象权与集体形象权之界定保护第28-29页
第五部分 权利本体、冲突、救济与价值评估论第29-53页
 一、人格平等与人格商品化之悖论诠释第30页
 二、性质与定义第30-34页
  (一) 性质论第30-32页
  (二) 定义与名称第32-34页
 三、权利特怔第34页
  (一) 一般性财产权持征第34页
  (二) 知识产权性特征第34页
  (三) 商品化权别于其他类型知识产权的特征第34页
 四、权利内容第34-35页
 五、权利冲突与界定第35-49页
  (一) 真实人物的知名形象商品化权与人格权冲突第35-40页
  (二) 知名动物的商品化权与所有权的冲突第40页
  (三) 知名虚构人物、知名作品的商品化权与著作权冲突第40-43页
  (四) 企业形象权与厂商名称权、商标权、商誉权等冲突第43-46页
  (五) 知名组织形象商品化权与名誉权的界定与衔接保护第46-47页
  (六) 模仿自由与商品化权冲突第47-48页
  (七) 言论自由与商品化权之冲突:难解的症结第48页
  (八) 公共领域与商品化权冲突第48-49页
 六、权利救济第49-52页
  (一) 侵权行为类型及危害第49-50页
  (二) 侵权认定第50-51页
  (三) 归责与要件第51-52页
  (四) 损害赔偿额的确定方法第52页
 七、商品化权评估第52-53页
  (一) 商品化权评估及其特点第52-53页
  (二) 评估情形及评估方法第53页
第六部分 法律保护体系构建第53-57页
 一、美国对“知名形象”的分立保护模式第53-54页
 二、我国分割性、扩张性解释保护的现状第54-55页
 三、相关国际法律规范的发展趋势:一体化保护之势第55页
 四、法律保护体系构思第55-57页
第七部分 现行法和立法建议第57-59页
 一、相关现行法条款一览第57-58页
 二、关于商品化权(权益)法律规范建议第58-59页
  (一) 商品化权“权利类型化”条款设计:第58-59页
  (二) 反不正当竞争法条款设计:第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就业模式及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语料库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