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论健全我国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

前言第1-9页
第一部分 关于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的理论分析第9-21页
 一、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的相关概念第9-10页
  (一) 财政基建支出第9页
  (二) 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第9-10页
  (三) 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第10页
 二、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的特点第10-13页
  (一) 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与私人基建投资后评价制度的区别第10-11页
  (二) 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与财政基建支出事前评价制度的区别第11-12页
  (三) 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与财政其他领域支出后评价制度的区别第12-13页
 三、健全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的必要性第13-21页
  (一) 当前我国财政基建支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3-16页
  (二) 健全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的理论依据第16-19页
  (三) 健全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的现实意义第19-21页
第二部分 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的国际借鉴第21-28页
 一、国外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第21-25页
  (一) 评价制度体系的建立第21-23页
  (二) 评价机构的设置第23-24页
  (三) 评价的内容第24页
  (四) 评价结果的应用第24-25页
 二、国外经验的启示第25-28页
  (一) 加快后评价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第25页
  (二) 设立独立机构,培训专业人员第25-26页
  (三) 明确后评价的内容第26页
  (四) 建立完整的后评价指标体系第26-27页
  (五) 充分重视后评价结果的应用第27-28页
第三部分 我国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的现状分析第28-36页
 一、我国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第28-31页
  (一) 我国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发展基本状况第28-29页
  (二) 我国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机构的设置与工作范围第29页
  (三) 初步建立我国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的相关制度第29-30页
  (四) 我国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工作的现行程序第30-31页
  (五) 我国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工作的指标体系设计和方法选择第31页
 二、我国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第31-36页
  (一) 对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缺乏正确认识第32页
  (二) 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第32-33页
  (三) 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机构第33页
  (四) 投资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迟缓第33-34页
  (五) 缺乏科学、规范、合理的指标体系第34页
  (六) 评价内容不完整第34页
  (七) 评价结果缺乏科学的应用第34-36页
第四部分 完善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的框架设计第36-60页
 一、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的原则第36-38页
  (一) “三E”原则第36-37页
  (二) 客观公正原则第37页
  (三) 效益统筹原则第37-38页
  (四) 依法评价原则第38页
  (五) 政策导向原则第38页
 二、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的评价主体第38-41页
  (一) 财政内部评价第39页
  (二) 权力机关与审计部门的外部评价第39-40页
  (三) 民营投资评价机构的准入第40-41页
 三、财政基建支出后评价制度的基本内容第41-56页
  (一) 评价对象第41-42页
  (二) 基本方法第42-48页
  (三) 指标体系第48-54页
  (四) 结果运用第54-56页
 四、配套改革第56-60页
  (一) 加强支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设第56-57页
  (二) 推进绩效预算改革第57页
  (三) 提高后评价制度的法制化程度第57-58页
  (四) 市场化管理模式的引进第58页
  (五) 健全评价结果公示制度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后记第62-63页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第63页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23187诱导来源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评价心衰患者左室功能改善与电机械活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