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37页 |
1 有关我国驴品种资源的几个问题 | 第9-17页 |
·我国驴的起源与分布 | 第9-14页 |
·我国马、驴的遗传资源问题 | 第14-16页 |
·中国地方驴种的价值及开发利用 | 第16-17页 |
2 微卫星标记与群体遗传多样性评估 | 第17-30页 |
·微卫星的结构、特性 | 第17-20页 |
·微卫星DNA的功能 | 第20页 |
·微卫星进化模型 | 第20-24页 |
·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 第24-30页 |
3 系统树的构建 | 第30-32页 |
·系统树的概念与分类 | 第30-31页 |
·系统树的构建方法 | 第31-32页 |
4 哺乳动物生长激素基因研究进展 | 第32-37页 |
·生长激素 | 第32-33页 |
·生长激素的基因结构特征 | 第33-37页 |
第二章 中国大、中型驴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 第37-9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53页 |
·材料 | 第37-4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0-41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41-43页 |
·试验方法 | 第43-48页 |
·微卫星基因型的判型 | 第48页 |
·遗传分析方法 | 第48-53页 |
·分析工具软件及功能网站 | 第5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3-86页 |
·DNA的提取结果 | 第53-54页 |
·PCR扩增结果 | 第54页 |
·部分微卫星聚丙烯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 第54-65页 |
·微卫星基因座的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 | 第65-86页 |
3.讨论 | 第86-91页 |
·微卫星的影子带与其判型的准确性 | 第86页 |
·关于相近畜种微卫星的应用及微卫星的PCR产物的凝胶电泳 | 第86-87页 |
·关于微卫星的多态性 | 第87页 |
·关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第87-88页 |
·关于群体的遗传平衡检验 | 第88-89页 |
·关于群体的遗传分化 | 第89-90页 |
·关于相关度 | 第90页 |
·关于迁移率 | 第90页 |
·关于群体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 第90-91页 |
4 结论 | 第91-93页 |
第三章 驴的生长激素基因序列测定 | 第93-10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3-9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93页 |
·试验方法 | 第93-95页 |
·分析工具软件及功能网站 | 第95-9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6-98页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96页 |
·PCR扩增结果 | 第96页 |
·测序结果 | 第96-97页 |
·驴GH基因拼接结果 | 第97-98页 |
3 讨论 | 第98-102页 |
·DNA的提取 | 第98-99页 |
·影响PCR扩增的因素 | 第99-101页 |
·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不同物种GH基因的同源性比较 | 第101-102页 |
4 结论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4页 |
附件1 (表2-7~2-35) | 第114-143页 |
附件2 (表2-42) | 第143-163页 |
附件3 (附图1—4) | 第163-167页 |
Abstract | 第167-169页 |
致谢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