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流域黄土高原段蝗虫群落多样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0-29页 |
| 1.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研究层次 | 第10-12页 |
| 1.1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 第10页 |
| 1.2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层次 | 第10-12页 |
| 2. 生物多样性的测度 | 第12-21页 |
| 2.1 遗传多样性的测度 | 第12页 |
| 2.2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测度 | 第12-19页 |
| 2.3 景观多样性的测度 | 第19-21页 |
| 3. 中国蝗总科生物多样性研究概况 | 第21-27页 |
| 3.1 物种多样性研究概况 | 第21-24页 |
| 3.2 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 第24-26页 |
| 3.3 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概况 | 第26-27页 |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9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地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29-35页 |
| 1. 研究地区概况 | 第29-33页 |
| 1.1 洛河流域概况 | 第29-30页 |
| 1.2 黄土高原概况 | 第30-32页 |
| 1.3 采集地点的地理概况及气候特征 | 第32-33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33-35页 |
| 2.1 野外调查 | 第33页 |
| 2.2 数据处理 | 第33-35页 |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35-63页 |
| 1. 洛河流域黄上高原段蝗虫种类及区系分析 | 第35页 |
| 2. 蝗虫数量多度分析 | 第35-43页 |
| 2.1 不同月份物种多度 | 第37-39页 |
| 2.2 不同地点物种多度 | 第39-40页 |
| 2.3 不同生态类型物种多度 | 第40页 |
| 2.4 种一多度分布模型 | 第40-43页 |
| 3. 蝗虫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 第43-48页 |
| 3.1 不同月份物种多样性分析 | 第43-45页 |
| 3.2 不同地点物种多样性分析 | 第45-47页 |
| 3.3 不同生态类型物种多样性分析 | 第47-48页 |
| 4. 相似性分析 | 第48-51页 |
| 5. 主成分分析 | 第51-63页 |
| 5.1 不同生境植被状况及蝗虫群落主成分分析 | 第52-56页 |
| 5.2 不同生境植被状况与蝗虫群落的回归分析 | 第56-57页 |
| 5.3 不同地点气候状况及蝗虫群落主成分分析 | 第57-61页 |
| 5.4 不同地点气候状况与蝗虫群落的回归分析 | 第61-63页 |
| 第四部分 总结 | 第63-66页 |
| 1. 结论 | 第63-64页 |
| 2. 讨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 附表 | 第74-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