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29页 |
·概况 | 第10页 |
·自组装设计原理 | 第10-14页 |
1) 操作模板 | 第11-12页 |
2) “分子图书馆”模型 | 第12-14页 |
·晶体工程中的自组装控制 | 第14-24页 |
1) 索烃(catenane)结构自组装 | 第14-17页 |
2) 轮烷(rotaxane)结构自组装 | 第17-19页 |
3) Borromean(BR)环结构自组装 | 第19-20页 |
4) 螺旋结构自组装 | 第20-24页 |
·本论文工作的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9页 |
第2章 含不同单、双核节点的一维配位聚合物的构筑 | 第29-47页 |
·前言 | 第29-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8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0页 |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0-31页 |
·晶体结构测定 | 第31-38页 |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38-43页 |
·配合物[Cu_2(maa)_4(bpp)](1)的晶体结构 | 第38-39页 |
·配合物[Cu_3(maa)_6(bpp)_2](2)的晶体结构 | 第39-40页 |
·配合物[Cu_4(maa)_8(bpp)_4(H_2O)_2].2H_2O(3)的晶体结构 | 第40-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第3章 包裹二聚水分子的多孔一维配位聚合物构筑 | 第47-58页 |
·前言 | 第47-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51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8页 |
·配合物[Cu_2(cro)_4(bpp)].H_2O(4)的制备 | 第48页 |
·晶体结构测定 | 第48-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5页 |
·晶体结构分析 | 第51-53页 |
·配合物4的光谱性质研究 | 第53页 |
·客体分子的迁移过程:X-粉末与热分析研究 | 第53-54页 |
·配合物4的磁性研究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第4章 含有(H_2O)_(18)二维(6,3)网式水层的双桥一维配位聚合物的构筑 | 第58-70页 |
·前言 | 第58页 |
·实验部分 | 第58-63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8-59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59页 |
·晶体结构测定 | 第59-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68页 |
·晶体结构分析 | 第63-66页 |
·红外光谱 | 第66-67页 |
·紫外光谱 | 第67页 |
·热分析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第5章 含有刚性联吡啶类配体的一维配位聚合物的自组装 | 第70-76页 |
·前言 | 第70页 |
·实验部分 | 第70-73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70页 |
·配合物[Cu_2(maa)_4(bpe)](6)的合成与表征 | 第70页 |
·晶体结构测定 | 第70-73页 |
·配合物6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73-74页 |
·小结 | 第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6-77页 |
附录 | 第77-79页 |
1.作者简介 | 第77页 |
2.发表或接受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3.送呈评审的论文 | 第78页 |
4.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